首頁 女頻 孫子傳

第24章 峄山觀景泰山覽勝(4)

孫子傳 曹堯德 1868 2024-01-31 01:07

  峄山雄峙于邾國都城的身後,亦即邾都依偎于峄山的懷抱之中,因山中怪石萬壘,絡繹如絲,峄繹同音,故名峄山,亦稱東山。
相傳遠古時候,女娲煉石為丸,神工補天,天合而去,留下亂石滾滾,危及人間。
玉皇大帝聞訊後,派了六位神仙,将億萬塊石丸移置一處,堆積成峄山。
它丸石繹邊,重壘疊嶂,向有“岱南奇觀”的美譽。

  峄山,海拔555米,周圍十幾裡許。
田書祖孫沿山路石級盤旋直上,共四十三盛,約八駐。
由子孫石處登山,有荞麥石、虎皮石、左龜石、簸箕石聳立桐迎。
過回馬嶺,經聚仙橋達南滅,旁有大型摩崖,高數丈,上書“靈通泰岱”、“衍岱鐘靈”八個大字,字體渾厚,筆力道勁。
石坊、石殿、石碑依山而建,鳥瞰萬裡。
南天門東有船石,西有棧道,下臨深淵,上依絕壁。

  過南天門而淩霄而上,則另是一番景緻。
懸崖、峭壁、飛岩比比皆是,林木深秀,景色宜人。
試劍石拔地而起,高丈餘,寬厚不過三尺,赫然有中縫通裂,形若劍劈,頗有妙趣。
八卦石為八塊巨石相抱而成,相傳為伏羲氏曲演八卦處。
丸石相挨相疊,相鬥相錯,颠連起伏。
丸石之下,形成了無數的天然洞穴,洞洞相通,穴穴相連,渾然一體,稱為“峄孔”。
山中有名洞33處,時值東北風起,各洞的泉水同時湧漲,真乃天下奇觀!

  沿石級盤路繼續登山,便到了白雲洞。
祖孫立于洞前,宛若騰雲駕霧,大有飄飄欲仙之感。
洞裡白雲出,洞外白雲漫,裡外皆白雲,雲深不知處。
洞内有泉,有井,有池,俗傳與東海相通,稱做“海眼”,故千人飲之不竭。
鑽出雲洞,北望思親石、朝天泉、飛升台、舍身台,令人肝膽俱碎。

  伫立白雲洞口,舉目仰望峄山極頂,五巨石并肩抱立。
形若芙蓉,又像五位仙女剛剛自天池洗浴歸來,故名五華峰,光風霁月,直插藍天。

  五華峰怪石嶙峋,陡峭如削,而登攀之路則藏于丸石之下,千回百折,人在其下匍匐而進,忽明忽暗,如入迷宮。
登上五華峰頂,腳踏“仙人棋迹”,頭頂藍天,手撫白雲,頓覺心兇大開,如釋重負。

  五華峰周圍有居龍洞、車辋(wǎng)石、探海石等佳景勝迹。
探海石上削下豐,如引頸探物狀,下臨深淵,與數十丈的錦屏岩遙相對峙,其勢之險,令人魂飛魄散,天晴日朗之時,立于石上可以隐見東海。

  登山之路,勝迹佳景目不暇接,下山之路,名勝古迹亦比比皆是。
由五華峰向東至爐丹峪,一路有一線天、長廊壁、挂線石、冠子石、仙人棚、石鼓洞、蓮花池、金魚池、隐仙洞等勝迹。

  田書帶孫子攀登高峰,并非旨在遊山玩水,主要的目的在于開闊其心兇,陶冶其性情,培養其志趣,考察其才智,鍛煉其意志,增長其才幹,提高其認識。
人是大自然的驕子和寵兒,隻有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融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中,才能變得純真、聖潔、不染世俗的塵埃,回複自然人的聖靈。
田書祖孫登山,與其說是旅遊,不如說是一次教學活動,以崇山峻嶺為課堂,以自然景觀為教材,以勝迹佳景為教具,生動形象,意趣盎然。
因為目的十分明确,觀賞時便有所側重,或指點,或講解,或提問,力圖對田武有所啟迪。

  虎嘯石像一群猛虎,雄踞于深澗密林之中,占山為王,稱霸于世,仰天長嘯,山搖地動,落葉飄飄。
田書詳細指點給孫子看,讓他自幼樹雄心,立壯志,将來像猛虎一樣有威,有勢,雄踞天下。

  一隻潔白的羔羊長跪于地,昂首張目,以待母哺,這是乳羊石。
山石尚且知孝,人間豈可不敬父母!

  腳下一深澗,寒凜凜,陰森森,令人望而生畏。
相傳伏羲、女娲在此澗沐浴,繁衍了人類,故喚爺娘澗。
伏羲與女娲系同胞兄妹,兄妹婚配,原為人倫所不容,然而伏羲和女娲,卻為萬世所敬仰,因為沒有他們的亂倫,便無今日之人類社會,他們是人類的始祖。
由此可見,是非曲直,均以對人類有利為準則。

  白鶴泉泉水漪漣,千年萬載愈甘甜,酷暑尤顯泉水貴,拎水一桶澆烈炎。
世上事,以為民謀福利為貴。

  懸崖之上迎客松,探身招手,郁郁蔥蔥,喜迎三江八河的遊客,笑送五洲四海的賓朋,雖然身居深山,但卻耳邊永伴笑聲。
多一個朋友,少一份孤寂,多一份情意;少一份冷漠,多一顆愛心;少一個冤家,多一條道路。
廣交天下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則道路四通八達,生活萬事如意。

  蓮瓣峰,拔地突兀,狀似出水芙蓉,山作蓮池天作水,亭亭玉立,浩然正氣長存。
“出淤泥而不染”是蓮花的特質,它是作人的楷模。

  峄山之巅有清池,名峄山眼,晶瑩清爽,藍天白雲,俱收眼底,倒映池中。
山多高則水多高,水更比山高,為人一世,應具有這峄山眼的精神,不畏山高,不懼石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