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崇祯本紀

第七十八章 :東林黨的輿論攻勢(求票、求收藏)

崇祯本紀 喜馬拉雅聽風 2623 2024-01-31 01:10

  面對魏公公的遠大理想。

  閹黨骨幹有些坐蠟。

  顧秉謙和魏廣微怎麼敢讓魏公公重拾張居正的改革。
他們加入閹黨是為了打垮東林黨,可不想重提什麼改革。

  他們不是魏忠賢這樣底層混混出身。
他們這種階層的官員,那個背後沒有一個大家族支撐。
誰的家族又不是當地豪強呢?

  張居正的改革,那就是從他們的家族身上割肉,他們怎麼會支持。

  崔呈秀倒不是豪強出身,但他是科舉功名的直接受益者。
他的家族正處在變成豪強的道路上。
要是重拾張居正的改革,他的家族頂多就是個小地主。
他當然也不希望魏公公重拾改革。

  不過閹黨骨幹們也不敢明着反對魏公公的理想,隻能施展拖字訣,希望時間能打消魏公公的妄想。

  銀車皿案和青州案的翻轉流言,終于傳回了京城。

  東廠這才首次得知這對魏忠賢極度不利的流言。
看得出,東廠對京城外的控制遠不像京城内這麼得力。

  聽到這黑白颠倒的流言,魏忠賢勃然大怒。

  還有比這更無恥的嗎?

  那些高利貸者和土霸趙家倒成了正義?

  雜家倒成了反派?

  忿恨難平的魏公公,本能的就把目标鎖定到東林黨人身上。

  “這絕對是東林黨人在故意敗壞雜家的名聲,破壞大明的大好局面。
雜家必須要給他們點厲害看看。
”魏忠賢忿忿的認定。

  京城,魏忠賢私宅

  閹黨骨幹的會議上,魏忠賢再次收獲了失望。

  “督公,此等流言不值得動氣,我等隻需鎮之以靜,靜候流言消失即可。
”顧秉謙、魏廣微兩位閣臣都是一緻的意見。
掌控内閣的二人明顯不願多生事端。

  魏忠賢不動聲色,把眼睛瞄向擔任左都禦史的崔呈秀。

  “督公,小兒也覺得不需大動幹戈。
東林黨,督公還不清楚?
一個個沽名釣譽,無事還想找事的主。
為了所謂的風骨,他們連廷杖都不懼。
我等沒必要和他們在此處糾纏。

  崔呈秀也不贊成繼續打擊東林黨。
他看看魏忠賢的臉色繼續說道:“督公還有大事籌備,無需和此等跳梁小醜一般見識。

  “謠言止于智者啊!
督公。
”崔呈秀以此句作為結尾。
他的意見很明确,不管是不是東林黨人操縱輿論,我們隻要專心朝政就行。

  謠言終歸是謠言,傳播一陣自然就會消散。

  為了崔呈秀口中的大事,魏忠賢勉強同意他們的選擇,暫時放下打擊東林黨的欲望。

  心氣大盛的魏忠賢,雖對幾個人的謹慎有些不以為然,但為了大事就先忍氣吞聲一回。

  “罷了。
那雜家就先放他們一馬。

  不是不能打擊東林黨,是放他們一馬,現在的魏公公有這份底氣。

  在魏忠賢眼裡,離開京城的東林黨已是喪家之犬,也隻能搞搞這些流言之類的小陰謀了。

  流言雖然像蚊子哼哼一樣煩人,但沒什麼大礙。

  魏公公忘記了蚊子可不止會哼哼,它還會咬人、吸皿。

  魏忠賢明顯低估了東林黨在民間的影響。

  東林黨本就起自民間。

  萬曆三十二年,削官去職的顧憲成,修複了宋朝楊時創辦的東林書院,開始在東林書院中講學。

  在大明寬泛的言論環境下,東林書院吸引了大批學者聚會。
從開始單純的學術聚會,慢慢轉化成後來的東林黨。

  東林黨本就以書生意氣、針砭時弊、抨擊朝政出名。

  離開朝堂,回到民間的東林黨人更是如魚得水。

  要知道,東林黨人最擅長的從來就不是朝政,而是操縱輿論。
他們在大明的文人階層有着最廣泛的支持者。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就是顧憲成手書,懸挂于東林書院的千古名聯。
此聯也是東林黨人的絕佳寫照。

  在輿論方面,閹黨完全不是東林黨人的對手。

  面對完全翻轉的流言,閹黨甚至都無從下手,隻能靜觀其變。

  出乎崔呈秀的預料。

  流言并沒有逐漸散去,反而越傳越烈。

  在流言的帶動下,各地多次掀起對抗稅監的行動。

  紛亂中,東林黨人正式開口了。

  在野的東林黨人陸續發表聲明,嚴厲譴責閹黨迫害小民百姓的惡劣行徑。
有東林黨六君子之稱的“楊漣、左光鬥、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顧順章”六人,言辭最為激烈。

  一時間,天下輿論一邊倒的指責閹黨。

  “卑鄙,無恥。
他們的良心都讓狗吃了嗎?
”魏忠賢憤怒的叫道。

  小民百姓不知内情,盲目的信謠傳謠也就罷了。

  你們所謂的六君子難道不知内情?

  朝廷邸報你們難道看不到?

  所謂的君子就是這樣颠倒黑白的?

  雖然六君子沒有一人,是直接針對這兩個案子發表評論;雖然他們評論的稅監迫害小民也确有其事。
但這個時間點,發出這樣的評論是什麼意思?

  這不明擺着是在挑動各地反對魏忠賢的政策嗎?

  這種用激烈抨擊來推動民潮,進而影響朝政,不正是東林黨人最擅長的套路嗎。

  魏忠賢忿恨欲狂。

  如此聲勢的言論,已經驚動了天啟皇帝。

  “朕真的錯了嗎?
”天啟皇帝有些不知所措,他的政治智慧還無法對這種局面做出清晰的判斷。

  “小五,你那琉璃匠師家裡過的還好吧?
”朱由校一邊擺弄宋船模型,一邊似無意的詢問。

  “很好啊!
”朱由檢興緻勃勃的回答。

  “大哥,我沒留他在府裡,他又回顔神鎮了。

  “大哥,你不知道,那小子名字就叫嶽大石。
是大石頭的大石。
乍一聽還以為是大師呢?

  “那小子才18歲,是個憨頭憨腦的實誠人。
手藝倒不錯,他還給我做了個花瓶。
改天我給大哥拿來。

  “他嫌京城不好建窯,執意要回老家,我就讓他回去了。

  “朝廷鏟除了那個土霸趙家,沒人再欺負他們,他們鄉民的日子現在都好過了不少。

  朱由檢哇啦哇啦的說了一串。

  “要我說,那些土霸死絕了才好。
還敢打着朝廷的旗号給自己家收稅,真當自己是土皇帝啊?
”朱由檢又憤憤不平的補上一句。

  “大哥,你這模型做的這麼精細幹什麼?
”朱由檢盯着朱由校手裡的船模型問道。

  “這可不是一般的模型,這是燙樣。
”朱由校嘴上回答,心中卻在想,是該叫錦衣衛查查現在顔神鎮的狀況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