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再起兵鋒(四)(2)
軍師匆匆到得張弘範主船下,被元軍放下小船拽上去。
剛見張弘範、李恒,他便跪倒在地,道:“見過張帥、李帥!
”
李恒在知州府裡見過他,微微疑惑道:“你不是革知州的軍師麼?
怎的到我們這來了?
”
軍師有些讪讪道:“我軍攻城受挫,打算圍困行宮,知州大人請兩位大人前去坐鎮。
”
六萬人對一萬多人,卻打成這樣的局面,饒是他臉皮夠厚,現在也是覺得火辣辣的。
張弘範和李恒聞言則是面色微變,互相對視了一眼。
随即李恒說道:“革知州不再打算強攻了?
”
軍師知道若不說出實情,張弘範和李恒怕是不會輕易動軍,當下也是無奈,将雷州軍的遭遇全盤說了出來。
張弘範兩人隻差點沒傻眼。
他們本來還想着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的,現在可好,雷州軍壓根沒能和宋軍火拼上。
當下兩人也是惋惜,知曉擒宋帝、滅革離君的機會已然不可能有了。
張弘範看向李恒,問道:“賢弟,你以為咱們當如何處置?
”
坐山觀虎鬥的主意是李恒出的。
他也不在乎這軍師在場。
李恒低頭微微沉思,而後對軍師道:“既然如此,那你便回去通報,我們随革知州上山掠陣。
”
軍師大喜,連連謝過。
又讓元軍将他放下小船,往革離君主船趕去。
他剛離開,張弘範便問李恒,“賢弟是何打算?
”
李恒歎道:“我們想坐收漁利已是不可能了,宋帝和革離君比起來終究還是宋帝重要。
老哥,此種形式下,我們也隻能幫助革離君滅宋,以期來日皇上能夠赦免我兩人大軍折損之罪了。
”
“唉……”
張弘範也是不禁歎息。
他号稱常勝将軍,雄師南下,本來氣勢如虹,雄心勃勃,沒想到最終卻慘敗在孱弱的宋軍手下。
而且,連具體是怎麼敗的都不知道。
這于他而言,自然是莫大的屈辱。
李恒此時又道:“我哥倆前去,若是能引得降卒嘩變,反抗宋軍,也算是大功一件……”
張弘範自然也能想得到這點,無奈歎道:“此時也隻能如此了。
”
過些時候,革離君戰船十艘和張弘範戰船二十艘便緩緩向着碙州島岸邊靠去。
海上隻留祁書才威武軍八千将士防範柳弘屹。
到得岸邊,雷州軍和元軍相繼登岸,革離君少不得和張弘範、李恒寒暄幾句,而後便戰鼓擂響,兩軍沿着之前護州軍的進軍路線往行宮而去。
趙洞庭在崖畔見到這幕,遙望向雷州方向,眼眸中不禁有些擔憂。
革離君他不怕,但張弘範、李恒兩人,卻是極可能引得元軍降卒嘩變。
這可如何是好?
皺着眉頭沉思半響,他忽地站起身來,對李元秀道:“公公随我前往城頭!
”
然後便匆匆向着行宮内走去。
李元秀連忙跟上。
楊淑妃喊道:“昰兒,怎麼了?
”
趙洞庭隻是搖頭,沒有答話。
雷州軍圍而不攻,革離君突然上山,這讓他意識到形勢危急。
穎兒瞧着趙洞庭稚嫩的背影,有些擔心,道:“太後娘娘,奴婢也随皇上去。
”
說着便小跑追向趙洞庭。
樂婵、樂舞姐妹兩對視一眼,也是拔腿追去。
楊淑妃微蹙着秀眉,卻也想不明白趙洞庭為何突然這樣凝重。
但衆大臣還在這裡,她也隻得留下。
不到兩刻鐘,趙洞庭五人便到南城牆上。
鎮守南面的張世傑、嶽鵬等将領見到皇上親臨,連忙過來行禮。
趙洞庭擺擺手,徑直向着城頭上走去。
正要登上城頭,卻是被嶽鵬拉住,嶽鵬道:“皇上,城頭危險。
”
雖然城外護持軍和護州軍離着城牆尚有數百米,但他還是擔心發生什麼意外。
趙洞庭現在不論從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是南宋朝廷的主心骨。
“沒事。
”
趙洞庭掰開嶽鵬的手,道:“有公公在側,朕無恙。
”
說罷,他兀自登上城頭。
站在牆垛上,望向城下連綿的護持軍、護州軍将領士卒。
張世傑問道:“皇上,您要做什麼?
”
趙洞庭看着雷州軍卒離着城牆還有數百米,知曉聲音傳不出這麼遠,微微皺眉,然後猛然沉聲道:“嶽将軍,領精兵五百,随朕出城!
”
嶽鵬吃驚不已,“皇上,您要出城?
”
趙洞庭隻是點頭,并不答話。
張世傑不明白趙洞庭為何要出城,噗通跪倒在地,“皇上,城外危險,出不得城啊……”
趙洞庭終于開口,“我若不出城去,這城内才是真正危險。
”
說着他又看向嶽鵬,語氣頗重,“快快下去準備。
”
嶽鵬對趙洞庭是打心眼裡佩服的,見他這樣凝重,不敢怠慢,連忙跑下城頭去挑選精兵幹将。
張世傑剛剛始終盯着城外雷州軍,并未注意到革離君的動靜,此時忍不住問道:“皇上,您何故執意出城?
”
趙洞庭歎道:“我們漏算了張弘範和李恒,此時,他們兩個已随着革離君上山來了。
”
張世傑能夠統管三軍,自然頭腦不俗,聽到這話,很快想到其中利害,臉色也不禁是大變。
元軍降卒終究是個隐患。
過十數秒,張世傑道:“皇上,要不便由臣代皇上去招攬城外軍卒吧?
”
此時此刻,他當然能夠想得到趙洞庭的打算。
城内禁軍不過一萬五千人,降卒卻有一萬兩千多。
要是不招攬這些雷州軍,等張弘範等人上山,降卒嘩變起來,就足夠禁軍喝一壺的,到時候城外雷州軍再行進攻,行宮必破。
趙洞庭擺手,道:“此事還是朕去最為合适。
”
說着,他輕輕歎息了聲,“若是朕此行出城遭遇不測,你便率軍投降投降罷……”
他對此行出城的結果也沒有信心,但是卻很清楚,此時不得不賭。
戰争,是容不得任何疏忽的。
因為漏算張弘範和李恒,轉眼間宋軍形式就變得岌岌可危。
張世傑聞言,卻是瞪着眼道:“皇上,臣必與大宋共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