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天各一方(1)
朝廷上頭對分田制度向來可都是嚴格把關的,這種事情,他兜不住。
隻有先行将這錦衣公子拿下,草草結案,免去對簿公堂的過程,他才可以明哲保身。
至于為何獨獨選中趙洞庭頂罪,這其中自然也是有些蹊跷。
因為都頭拿捏不準趙洞庭的來曆深淺。
若是随便找個章家村百姓去頂罪,到時候這公子哥為其出頭怎麼辦?
而拿下這錦衣公子,屆時哪怕這公子哥動用關系成功脫罪,他也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好首尾,讓得霸占田産的事情不至于鬧上公堂。
與這相較起來,得罪趙洞庭也就算不得什麼大事。
作為東城都頭,他這點底氣還是有的。
一衆捕快拔刀湧上前頭。
然而,錦衣公子卻并沒有如他們所想那般束手就擒。
于全東已經開罪這姓付都頭,咬咬牙,索性不再左右徘徊,擋在一衆捕快前面。
後頭跟他有些年頭的老兄弟都僅僅跟在幫主旁側。
這讓得綠袍都頭怒不可遏,大喝道:“于全東,你竟然膽敢阻止官差辦案不成?
”
雙方對峙。
趙洞庭稍作思量後,對綠袍都頭的打算也大概推測出個七八分,心中冷笑。
他也知道于全東不會真敢和這些官差捕快名刀明搶的幹仗,但對于于全東此時表現,已經很是滿意。
雖然這其中肯定夾雜這極重的功利心,但此時還敢出頭,說明于全東這人根子裡還是有些皿性的。
趙洞庭自然不會再讓于全東為難,回頭對走到身後的洪無天輕聲言語了幾句。
洪無天從袖袍中掏出令牌,遞給趙洞庭。
這不是龍鳳令,鐵外鍍金,呈劍形,上面寫着武鼎兩個大字。
旁側是束小字,禦賜于某年某月。
趙洞庭握令擡手,對綠袍都頭輕聲冷笑:“你敢抓我?
”
才不過區區九品的都頭其實是認不得這武鼎堂榮耀殿聖劍令的,但光是上面禦賜兩字就已經足夠吓人。
原本端坐馬上的都頭不禁有點心肝兒發顫。
僞造令牌乃是株連九族的大罪,更遑論僞造禦賜令牌。
他不覺得這個錦衣公子哥手中持着的會是僞造令牌。
這回已是沒有任何轉圜餘地的踢到鐵闆上。
一衆捕快也是露出極為震驚之色,有人悄然将刀收回鞘中。
帶着禦賜兩字的令牌,已經比他們都頭所攜帶的令牌分量要重得多了。
都頭好歹是沒從馬上摔下來,殺氣在這短短數十秒内起起伏伏數次之多。
最終,選擇拔刀。
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和這錦衣公子和解的可能性。
“竟敢僞造朝廷令牌,拿下此僚!
”
他知道自己手底下這些捕快已經心生忌憚,是以自己從馬上蹿下,揮刀就向着趙洞庭砍去。
這刀,沒有任何留手。
都頭是鐵了心要斬殺趙洞庭,因為隻有趙洞庭死,這事他才有足夠去轉圜的餘地。
然而,讓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事,自己刀到近前,竟然是錦衣公子兩指輕輕拈住。
都頭用力拔刀,錦衣公子紋絲不動。
刀身沒能有半點晃動。
都頭額頭冷汗如雨。
趙洞庭衣袍鼓蕩,猛然發力。
朝廷發配的質地已經能算是不俗的鋼刀在這刹那發出脆響,斷成兩截。
噗通。
綠袍都頭伴随着這聲聲響轟然跪倒在地,“下官有眼無珠,沖撞上差,請上差饒命!
”
他連恕罪兩個字都不敢說,隻敢乞求饒命。
“你也真是個能屈能伸的漢子。
”
趙洞庭冷笑,語氣中盡是嘲諷之意,“拿不下我,就承認我是上差。
若是拿得下我,我還不得被你給斬了?
”
有在周圍本欲揮刀而上的捕快為之傻眼,緊接着盡皆單膝跪倒在地。
還在觀望的章家村百姓們以及海龍幫衆打手就更是驚訝萬分了。
哪怕是于全東,也為趙洞庭武力感到驚訝。
兩指斷制式鋼刀,這點,他扪心自問做不到。
趙洞庭将斷刀扔到地上,聲音冰冷對旁邊跪倒在地的捕快道:“拿着此令,去讓雷州知州希逸過來見我。
”
看到頂尖上司都已經認栽的衆捕快不敢怠慢,最前那人連忙接令,越上都頭的馬,往村外疾馳。
“你們都在這裡跪着,誰都不許走。
”
趙洞庭指指跪在地上的捕快和那些張家奴仆,然後直接轉身又往屋内走去。
他的口氣之大,讓得都頭臉色更白數分。
這持着禦賜令牌的公子哥竟然直接讓知州來見他,那來頭得有多麼驚人?
章成林等人回過神來後驚喜交加,跟着進屋便跪倒在地,“章成林多謝公子。
”
趙洞庭隻是擺手,“我說過,這事我也有責任。
”
說着看向洪無天,“洪前輩,你且先在這裡看着這些人,我先回去。
”
他終究還是不想和海龍幫有過深牽扯,而留在這,等希逸趕來以後暴露身份,不賞賜海龍幫又說不過去。
可作為皇上,又怎能賞海龍幫這種做灰色生意的幫派呢?
這種事,隻能讓希逸出頭。
在章家衆人感激目光下,趙洞庭帶着熊野、蔡吠紊離開章家。
外頭于全東見得他要離開,欲言又止。
都頭跪在地上顫顫巍巍,始終不敢擡頭。
周遭章家村百姓皆以極為疑惑、恭敬眼神看着趙洞庭。
到夜色籠罩時,趙洞庭回到行宮外。
希逸帶着數命親衛快馬,在捕快引領下火速趕到章家村。
那付都頭官職低微,不識得榮耀殿相當于正二品的聖劍令,他作為雷州知州,又是得趙洞庭賞識的近臣,自是識得,也就自然不敢怠慢。
希逸到章成林家門外時,門口圍攏的人比趙洞庭在時還要更多。
見得穿着绯色官袍,頭戴長翅帽的希逸,哪怕是章家村村民們都立刻停止竊竊私語,露出極為恭敬之色來。
宋朝官員官袍着裝都有具體制度,九品以上着綠,六品以上着绯、四品以上着紫、紅,是以又有“滿朝朱紫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