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太後垂淚(1)
難道皇室之人真就這般涼薄不成?
可大家閨秀有大家閨秀的無奈。
栾詩雙不敢離府,亦是不敢在趙昺面前露出任何不滿之色。
若是惹得趙昺不開心,将要遭殃的不僅僅是她,還會連累她後頭整個娘家。
到時候,她不僅僅得不到同情,反而會被家裡人唾棄。
而趙昺走進大殿以後,則是立刻讓侍衛将陳宜中給叫到了大殿之内。
陳宜中小跑着進殿,顯得對趙昺之事很是熱心,剛進殿便問道:“殿下,皇城那邊傳來的是何旨意?
”
他極為刻意的避免在趙昺面前提及“皇上……”兩個字。
因為這極可能讓得喜怒無常的趙昺暴怒。
府中以前曾有人因為這個而被暴屍荒野,陳宜中雖不擔心趙昺會因為這個就責罰于他,但是卻也不願去觸趙昺眉頭。
“你看看。
”
趙昺直接将聖旨扔到陳宜中手裡。
滿臉怒容,在這稍顯昏暗的大殿内顯得極是猙獰。
陳宜中打開聖旨,掃過上頭寥寥十餘字,眉頭便是微皺起來,“皇上這怕莫是有意在試探您?
”
趙昺冷哼道:“我這位哥哥,心思可是深沉得很呢!
接他的旨意去長沙,本王怕就是再也别想回到橫山寨了。
”
陳宜中微微擡頭,“那殿下是如何回複欽差的?
”
趙昺道:“說我身子不适,暫且推诿了。
”
陳宜中點頭,“殿下如此緩兵之計堪稱絕妙。
既可以避免前往長沙,又可以讓得那頭無法确定您是否……”
他很聰明的沒有選擇最後兩個大不韪的字給說出口。
趙昺卻是冷笑,“可本王就是擔心本王那哥哥不會這麼容易就被糊弄住。
”
“那殿下的意思……”
陳宜中稍微擡起頭,“咱們加緊時間布局?
”
趙昺踱步沉吟好半晌,“先如此吧,但不能讓外界瞧出端倪。
咱們現在畢竟還沒有和那頭厮殺的實力,若是我這位哥哥不急着動手,咱們尚且還可以再隐忍幾年時間最好。
”
他到底執掌邕州等地不過兩年多的時間,在這地方根基還算不得太深,更是沒法影響到邕州以外的地方。
如果不是邕州毗鄰越李朝和大理,真要造反起來,便不出意外會是四面皆敵的情形。
“臣領命。
”
陳宜中緩緩躬身,将聖旨向着趙昺遞還過去。
趙昺接過聖旨,卻是将其給直接扔到了地上,然後快步向着殿外走去。
陳宜中回頭看他背影,微微搖頭,眼中流露出幾分譏诮之意。
玉玲珑說他志大才疏,還真是一語中的。
空有要造反的心思,卻沒有和其匹配的膽氣、計謀、心兇,隻敢在王府内深處做些假裝皇的小把戲,當真不堪造就。
趙昺回到後頭寝宮。
寝宮中仍是皇宮大殿布局,金碧輝煌。
他徑直坐上龍椅,對着殿外喝道:“讓那兩個賤人進來。
”
兩個賤人。
原本隻有那酷似穎兒的女子會被趙昺如此稱呼。
而現在,卻又加上了個紅袖姑娘。
進入廣王府這世間頂尖兒繁華的籠子,卻落得遍體鱗傷的金絲雀。
殿外有侍衛領命。
紅袖和那酷似穎兒的女子都很快被帶到大殿之内。
侍衛不敢多瞧殿内布置,習以為常地關上門又走出去。
坐在龍椅上的趙昺已經自己解下衣袍,神色陰冷至極,“過來服飾朕!
”
酷似穎兒的女子眼神麻木,跪倒在地,向着趙昺爬去。
紅袖紅唇緊咬,有些猶豫。
趙昺冰冷的眼神豁然落到她的身上,“朕的話,你沒有聽到不成?
”
話語中有着濃濃的暴戾之氣。
紅袖眼眶微紅,終究是跪下地去。
大殿内很快響起痛呼聲,還有趙昺變态的笑聲。
陳宜中還未走出王府正門,就有女子從旁邊突然緩緩走出來,将他攔住。
正是玉玲珑。
現在也隻有還未落入趙昺魔爪的她在王府内享有最多的自由了。
陳宜中左右瞧瞧,低聲道:“閣主。
”
玉玲珑臉上帶着淡笑,“那傳旨太監帶來了什麼旨意?
”
陳宜中道:“宣廣王進皇城。
”
“你怎麼看?
”
“依我看,這是大宋皇上在試探廣王。
廣王已經接口身子有恙推诿,但這點把戲,怕是瞞不過那位聖明皇上。
”
“呵呵……”
玉玲珑聞言忽的輕笑出聲,意味深長,“看樣子,好戲快要開場了。
”
陳宜中微微眯眼,“閣主真不打算讓大理出兵相助?
”
玉玲珑卻是不再做回答,隻是對着陳宜中揖禮,然後向着王府深處走去。
原來是不遠處有侍衛走過。
背影婀娜動人至極的玉玲珑嘴角勾起譏诮笑容,自言自語,“此消才能彼長。
我們大理若是摻和進來,還要他廣王作甚?
”
大暑剛過。
稻田中金燦燦的稻子都已經被收割,無數谷粒被整齊攤放在民間各處空地上。
幾乎每個村子都有“曬谷坪……”,而每到這個季節,各村曬谷坪上就會曬滿谷子。
同時也立起來許多用稻草紮的稻草人。
但這還是止不住貪吃的雀兒。
所幸有頑童守株待兔,用繩子牽着簸箕,有雀兒偷吃谷粒時,便拉動繩子,将雀兒罩在裡頭。
以往,總有大富之家的惡奴在旁邊喝罵這些孩童,也驅趕鳥雀。
但今年,卻是沒有。
這大概是大宋有史以來百姓們耕種、收割最為積極的一年。
因為今年收獲的谷子都是他們自己的,而不像是以前那樣,隻是替那些主戶家裡做活。
田野間,笑聲不斷。
大宋各地的農業部官員都選擇在這個時候到民間觀望境内的收獲情況,然後也是喜出望外。
到底還是用心才能種出好糧食來,今年收成,除去早就分田的廣南西路不論,其餘諸路較之往年都要豐碩不少。
想來,隻要成功将稅賦收繳上去,朝廷糧庫今年該可以有餘糧堆積。
各地農業部主官将各家各戶的最高畝産都登基在冊,然後層層上報。
傳到縣裡、傳到城池,再傳到郡城,最後傳到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