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苦水憶起舊仇,表決心莫忘新恨!
”
“不忘階級苦,牢記皿淚仇!
”
“有苦訴苦,有冤申冤,皿債要用皿來還!
”
“……”
大戰剛一結束,李衍就搞起來了轟轟烈烈的訴苦運動!
起初,水泊梁山的一衆頭領,包括聞煥章和劉慧娘這樣的多智之人,全都不明白,李衍為什麼要搞這個,還這麼急切?
可很快讓他們目瞪口呆的一幕幕就出現,一衆官軍士卒、民夫在參加完訴苦大會之後竟然哭着喊着要加入梁山軍!
觀他們激動的情緒,絲毫不像是在作僞!
短短不到五天時間,就有四營兩千人受訴苦大會感召而加入了梁山軍!
而這還是李衍等人小心篩選的結果,要不然,李衍至少能再拉起四營人馬!
這四營人與水泊梁山原來的一營馬軍、兩營步軍、兩營預備役混在一起,李衍以原梁山馬軍、原梁山步軍一營、原梁山步軍二營為骨架組建了三營馬軍、五營步軍。
三營馬軍,李衍分别以林沖、卞祥、山士奇為指揮,徐甯、丘嶽、楊志為副指揮——林沖和徐甯統帶馬軍一營,卞祥和丘嶽統帶馬軍二營,山士奇和楊志統帶馬軍三營。
五營步軍,李衍分别以廣慧、鄧飛、竺敬、歐鵬、楊林為指揮,程子明、胡春、彭玘、周昂、曹正、縻貹為副指揮——廣慧和程子明統帶步軍一營,鄧飛和胡春統帶步軍二營,竺敬和彭玘統帶步軍三營,歐鵬、周昂、曹正統帶步軍四營,楊林和縻貹統帶步軍五營。
老實說,李衍這麼安排其實是有些不合理的。
如馬軍方面,山士奇的的身手和統兵能力跟馬軍的一衆頭領相比,指定是墊底的,因此,隻看才能的話,山士奇并不适合擔任馬軍二營的指揮。
步軍就更不用說了,歐鵬和楊林都遠不如他們的副将。
而且,現在就讓彭玘、丘嶽、周昂、程子明、胡春這五員降将下部隊,也有些冒險。
不過李衍最後還是這麼安排了。
為何?
首先,誰為主誰為輔,可不單單是能力的問題,還有一個忠誠的問題,另外還有一個資曆的問題,山士奇、歐鵬、楊林的能力雖然差了點,但他們的忠誠度高,而且資曆也老,就沖這兩點,李衍就必須得給他們足夠多的機會,這才不至于傷了老兄弟們的心,當然,未來他們如果因為能力不夠,競争不過其他人,那李衍也沒辦法。
其次,這些降将必須妥善安排好,因為如果将他們安排好了,後面招降一定會相對容易一些。
說實話,李衍也想全都用自己培養起來的将領,因為那樣忠誠度一定更高。
可這并不現實,全都自己培養,實在是太慢了,多說也就一兩年,趙佶一定會再次派人來圍剿水泊梁山。
因此,李衍必須得快速發展。
而要想快速發展,招降納叛就是必然的。
再者說,這些人全都是中國人,跟自己是一個種,李衍總不能将他們全都屠殺了吧?
……
前腳剛擴完軍,後腳李衍就下令:後日,除水軍、步軍一營、步軍三營和步軍五營外,全軍下山,攻打濟州城,另外組織兩千民夫一同下山。
也就是說,除了廣慧、程子明、竺敬、彭玘、楊林、縻貹這些留守頭領以外,馬步軍的一衆頭領隻有一天時間熟悉他們的部隊。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
如果不是擔心這上萬俘虜反撲,以及李衍手上沒有充足的兵馬,李衍早就帶人下山去攻打濟州府了。
如今,随着訴苦運動的順利進行,以及将一批頑固份子被送往濟州島,俘虜反撲的可能性幾乎已經是零了,而且李衍也有了充足的人馬,完全具備攻打濟州府的條件。
另一方面,若是再不攻打濟州府,已經跟呼延灼失聯了六七天的濟州府怕是就會有所察覺,進而就會讓李衍多費不少手腳。
所以,不能再拖了,必須立即兵發濟州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