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退回一刻鐘前。
北軍宿衛突然加入到原本不該出現的防衛中,在沈哲子看來,意圖大概有兩點,一是打草驚蛇,二是統一宿衛人心。
這第一點顯而易見,軍隊尤其是駐紮在京畿的軍隊,那是一個絕對不可輕易擺弄的敏感地帶,尤其是牽涉沈哲子這種實權方伯的情況下,會讓這敏感程度陡增數倍。
而且衆所周知,沈氏在北軍宿衛中的影響力是非常低的。
突然發生這種事情,任何對時局稍有感觸的人都能察覺出其中不尋常的意味。
而對沈氏這一派的人而言,沈哲子突然被置入一個安全得不到保證的環境中,與沈家牽扯越深,反應便會越激烈。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隻有在這種微妙且關鍵的時刻才能表現出來。
所謂白首相知猶按劍,無論平時言行如何,當作為沈家核心人物的沈哲子安全受到威脅時,許多平時觀察不到的細節便會大量的體現出來。
至于統一宿衛人心,這一點雖然稍有隐晦,但也不難理解。
宿衛的基本構成,便是所謂的六郡良家子,當然經過幾次大的換皿和整編,也有大量的僑門子弟加入進來。
就拿北軍宿衛來說,沈家雖然影響力不夠,但那是在将官層面而言。
事實上北軍宿衛也是由大量南北時流人家子弟所構成,往更遠處說,沈哲子乃是紀瞻的弟子,而在蘇祖之亂中又主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京畿防務。
尤其宿衛雖然職責不同,但也畢竟是軍人,而沈哲子便是如今國中軍功代表。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沈哲子在宿衛中尤其是底層兵長中的影響力有多大,實在難于估量。
北軍突然卷入進來,意味着直接威脅到沈哲子的生命,無論更底層的原因何在,必然要承受沈家勢力的反撲。
這不是由沈哲子個人意志所決定的,這是整個派系睚眦必報的特性所決定的。
如此一來,北軍勢必會陷進一個鬥争的漩渦,如果背後再被人施加推力,卷入的宿衛可能會更多。
這就直接傳遞出一個信念,梁公和整個沈家對宿衛極不滿意。
本身不在其位,就算有什麼舊日瓜葛牽連,在這種喧噪之後又能剩下多少?
仗義每多屠狗輩,越底層的民衆越傾向于認同大概念。
一個普通的宿衛士兵,哪怕這件事與他沒有關系,但他是宿衛一員,梁公對宿衛不滿,這就會讓他感受到威脅。
當然,除了這兩點之外,北軍入場這一舉動還可以有其他的解讀,比如是不是一種威脅?
但這所有的意圖,都是一種手段,背後操控者目的究竟何在,其實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他們究竟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标?
所以在此之後,事态必然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沈哲子自認已經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但卻沒想到這進一步的發展來得如此迅速,且以一種他根本沒有想到的方式展開。
因為心存一份小心,沈哲子進入通苑的時候,身邊自有班劍随行。
這并不是因為膽怯,而是作為一個陣營首領對别人的負責。
眼下皇帝也在通苑中,誰若想在通苑借皇帝為名對沈哲子不利,那就是在挑戰所有世家的一個底線。
因為所謂的門閥政治,在政治上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分享皇權,二是維護皇權。
為了一己私利而将皇帝卷入莫測危險中,别人還怎麼玩?
大家共同的底牌,不可能交給你一個人落注!
誰牽涉進來,誰就喪失門閥的最基本立場。
可是沈哲子在到達殿堂之外後,眼前卻出現極為詭異一幕:道路兩側排列着兩隊甲衣鮮明的宿衛壯卒,手中各持刀劍禮器。
而當沈哲子離開隊伍行上道路時,先有兩名宿衛上前交戟叉在他的頸前,另有兩人持刀穿過他的腋下挾持前行。
而這四件兵刃,是真的!
突然遭遇這種情況,沈哲子倒是沒有驚慌,因為他知道這是一種禮節,一種早已經被時人淡忘的漢禮。
漢制三公領兵入見,皆交戟叉頸而前。
沈哲子知道這一舊禮,倒也不是因為熟知禮節,而是因為一個故事。
那就是曹操讨伐張繡入見漢獻帝,就遭遇了這種待遇,汗流浃背,自此不複朝觐。
魏晉之際權臣屢出,皇權威嚴直堕,這種直接威脅到權臣性命的舊禮便也被有意識的淡忘。
最起碼沈哲子來到這個世界這麼多年,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聽人談起這樁舊禮。
所以當他遭遇這種待遇時,一時之間也是有點發懵的,搞不清楚擺出這種架勢的人意圖何在。
至于他後方的那些班劍衛士,自然不知這些所謂舊禮,眼見大都督被人直接兇器挾持,當即暴起,沖過來将沈哲子奪回,然後便保護着他向外沖。
北軍沖入通苑,所看到的便是這一幕。
沈哲子也算見識過大風大浪,但在這一刻也真的感覺有些措手不及。
因為這一舉動實在是太出乎預料,簡直可以說是人心有多險惡,就能對這一行為有多少解讀。
就連他,一時間都抓不到背後策劃者目的究竟是什麼。
既然想不明白,那麼自然要往對自己最有利的方面選擇。
而哪方面對沈哲子有利?
這是亂禮!
第一,他不是三公,也不是領兵入見,而是奉诏入述。
第二,他不是曹操,他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受王命以伐胡逆!
所以在一衆宿衛們衆目睽睽之下,沈哲子親身上前,痛毆禮官。
這是先在禮法上讓自己站在正确一方,然後再通過失儀這種小錯來分化稍後或要出現的抨擊攻讦。
此刻在場衆人,沈哲子屬下衛士們正是心有餘悸,眼下唯以大都督安危為主。
至于那兩方宿衛,這會兒也都是驚愕到了極點,根本不知該要怎麼做。
類似趙胤這種在場地位最高的将領,因為對政治陰謀的險惡見識更多,這會兒恐懼也就更大,在不了解内情之前,根本不敢貿然出頭。
可是沈哲子武技再怎麼不濟,那也是久從戎旅,這會兒更是挾忿出手,更不是區區一個台臣禮官能夠阻止的。
眼見梁公絲毫沒有要收手的意思,而那禮官處境更是堪憂,桓溫隻得硬着頭皮上前,剛前行幾步,便見梁公麾下班劍虎視過來,他将兩手一攤,站在數丈外大聲道:“梁、梁公請息怒,此處畢竟天子近苑……”
沈哲子也不是真要将那禮官毆打緻死,這也是他表達自己憤怒态度的一部分,聽到桓溫的勸說,才算是收了手,而後環視在場宿衛怒喝道:“退開!
”
宿衛們這會兒絕大多數都茫然無措,聽到呵斥聲,俱都避行到側方,但也仍是隐隐将沈哲子并其護衛包圍在當場。
待到近遭沒有别人,沈哲子才抖落衣袍上灰塵,正冠束帶,面對皇帝所在那殿堂方向大禮下拜,語調中隐含着悲怆:“臣受诏歸都,本欲君前陳奏功過。
不意觐見之途竟遭奸邪橫阻,咫尺不能相見!
君臣至此,人世大哀,幸在江北忠勇群立,隻待一诏,則必歸都再敬拜阙下!
”
說完之後,他又三拜而起,行回自己衛隊中,沉聲道:“我們走!
”
這會兒也有其他各方駐處宿衛将士聞訊至此,不乏人聽清楚梁公言中竟有勤王之意,一時間俱都震驚得手足冰涼。
他們絕大多數都不知道事态究竟為何演變到這一步,而在場地位最高的趙胤這會兒已是抖若篩糠,身形都搖搖欲墜,要靠身邊人攙扶才能立穩,更不能給宿衛衆将一個明确指示。
但就算沒有指示,也不乏人意識到絕不能讓梁公就這麼離開,否則下一刻極有可能江東便再次陷入戰火中!
可就算意識到這一點,這會兒又有誰敢主動出頭?
梁公雖然久不執掌宿衛,但在宿衛中那也是一個近年來無人能夠超越的傳奇人物。
所以宿衛們是既不敢進,也不敢退,就這麼擁堵在一片空間裡,同時快速命人将此間亂象通知台輔們,期盼能有人及時出面收拾這一混亂局面。
宿衛們倒是想稍作僵持,但沈哲子并其衛士們卻是去意已決。
他們雖然手無寸鐵,但卻臂肘環扣,将大都督團團包圍保護在當中,直接用自己的身軀迎上那些後來的宿衛們手中所持的刀槍利器,以身抵刃而開道,就這麼一路行出了通苑,在宿衛們不知所措的目光中将大都督推上車駕,快速離開。
通苑中,第一個抵達的重要人物乃是國丈護軍衛崇,其人這會兒甲兵鮮明,形容舉止也無衛家素來為世道所稱頌的風雅氣度,整個人都被一股無形的焦躁所籠罩住。
衛崇到場之後,即刻将在場宿衛将領招至面前稍作詢問,但這會兒誰又能說清楚事情的始末,隻能将自己所見稍作陳述。
“發生此等惡事,北軍能辭其過?
”
衛崇臉色鐵青,當場命人将趙胤拿下,剝去其人甲胄,然後又快速吩咐宿衛将士各歸其位保衛住通苑,而後自己便匆匆行向皇帝所在殿堂。
“衛、衛公,是否還要再遣宿衛前往保護梁公?
”
桓溫垂首道左,眼見衛崇轉身離開,心内幾番掙紮,才突然開口說道。
衛崇聽到這話後,臉色又是一變,回過頭來怒視桓溫一眼,而後什麼也不說,直往皇帝殿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