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無敵可以王。
考題的題目,出自兼經中的《孟子》梁惠王篇。
其中孟子有言:地方百裡可以王。
王者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
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故曰:仁者無敵。
梁惠王篇,乃是孟子以仁政治天下的政治主張,曆代帝王,無不知曉其詳盡之意。
可現在居然會當成兼經之題提出來,作為經義考試的題目,這顯然有點不對勁。
尤其是這仁者無敵可以王題目,怎麼聽着,更像是江南方臘舉旗造反時所提出來的口号中所提及的意思。
當然,方臘造反的口号中,并沒有直接提及仁者無敵的意思,卻意指當今官家趙佶不仁,以奸佞之臣為禍天下。
回過神來之後,錢恒身後滲出一層冷汗。
果然這科考之事,從來不會那麼簡單,若是按照字面意思,來闡述這仁者無敵的寓意,絕對會成為衆矢之的,尤其是對仁政的诠釋,若是不能暗合趙佶的心思,别說得中進士,若寫成了忤逆趙佶心思的主旨,恐怕被發配邊軍的結果都是輕的。
仁者,施仁政者也。
王者,帝王也。
帝王無敵,才得以施仁政,這才是趙佶想要看到的解釋。
錢恒沉思良久,才得出這個結論。
這兼經的經義題目,果然是個巨大的陷阱。
不過這種考題題目,對于大部分的考生來說,是不會出現誤讀的。
隻有那種心思轉過彎來的考生,還有錢恒這種思維模式與當前大相徑庭的主兒,才會誤會這考題的真正意圖。
弄明白了經義考題的題目意圖,錢恒也就不再猶豫,對于這種經義文章,錢恒在黃裳的指點之下,沒少寫這類文章。
嚴格上,這種文章就像錢恒上學時所學的議論文寫法,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将論點,論據和論證擺出來,将自己的論點條理清晰的寫出來。
對于這種議論文,錢恒沒覺得有任何難度。
帝王者無敵,方可施仁政于天下。
這就是錢恒經義文章的主題,立出論題,便可以用論據來證明自己的正确觀點了。
除此之外,在論證館自己觀點的時候,更要提出自己的主張,這也是博得趙佶認可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不能保證自身安全之前,恭維一下趙佶是很有必要的。
錢恒稍微思索了下,便列出三條證例。
仁者,以兼濟天下者為最,能兼濟天下者,唯當今官家一人能當得起。
當前可稱得上無敵者,也隻有當今官家一人而已。
至于說金遼和西夏等北方胡虜,錢恒更是連提都沒有提。
倒不是錢恒不想提,實在是在這種情況下,提了根本毫無意義,即使是朝堂上,有那幾位奸佞之臣坐鎮,這抗衡胡虜,壯我大宋國威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辦成的。
對于朝堂上的諸位相公,錢恒也早就不再指望。
隻希望能夠有人多替這個大宋擔當幾年,讓大宋的子民,能夠少受幾分生靈塗炭的罪過。
心中想着未來大宋所要面對的苦難,錢恒心中也多了幾分愁緒。
所謂仁政,當以民為重。
沒法直接講述讓趙佶舍棄追求藝術的行為,隻能從側面提及民為重的論調,至少這個主題,和仁者無敵還算契合。
一直到掌燈時分,錢恒才在草稿上将自己的經義文章大緻寫出來。
剩下的,就是要将文章謄抄到正式的考試用紙上,這第二場的考試就算完成了。
錢恒并沒有急着謄抄交卷,而是直接将草稿紙壓在最下方,扯過單被斜倚在榻闆上,假寐。
油燈的光亮不算太弱,錢恒拿起燈罩,将燈火蓋滅,眯着眼睛,陷入沉思當中。
錢恒并不知道,王黼和蔡翛在看到錢恒的第一章詩賦的考卷之後,就一直期待着錢恒第二張卷子交上去。
甚至還專門安排了兵士盯着錢恒這邊的消息,見錢恒所在的考舍居然連燈光都熄了,知道錢恒今天不會交卷,王黼也就和蔡翛斷了等下去的心思。
可能是因為錢恒交卷,讓第二場的科目提前放出來的緣故,考試第一天的後半晌,已經有十幾人交了詩賦考試的卷子。
不過這兩位考官也看過了這些人的詩賦,雖然其中也有讓人略感精彩的詩篇,可是一旦和錢恒那首《觀書有感》比起來,不說有天壤之别,可不論是情境還是格局,都無可匹及。
兩人索性也就不再繼續,各自找了個位置,合衣躺下,稍作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錢恒醒來之後,整個考場中,彌漫着淡淡寒霧,初春的寒峭還未完全褪去。
錢恒在考号裡面,站起身,舒展了下身軀,活動了有些酸痛的肌體,将早已熟絡在兇的五禽戲運轉一遍,渾身這才變得舒服了些。
讓錢恒有些意外的是,沒等錢恒開始謄抄第二場考試的内容,考場内再次鳴鑼,第三場考試的題目也連同答題的卷子一起發了下來。
如果說“仁者無敵可以王”,是趙佶試探考生的一個引子,那接下來的這篇策論,則是趙佶最期待看到的結果了。
趙佶崇尚道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甚至經常在後宮之後接見容留那些道家大師,互相探讨修道煉丹之術。
對此,錢恒也隻能苦笑以對。
道家有很多理論值得深思和參悟,而且道家的主張,也比較适合漢人的性情,隻是道家的理論太過單薄,對于儒家佛家的理論,選擇直接抵制,而不是想佛家那般,兼收并蓄,融多家所長,逐步完善成長。
如今有趙佶這個無比崇尚道家,甚至還把自己當成道君皇帝,有這麼一位幫着道家提氣,很多道家的門人開始嚣張起來,甚至在汴京城内,也變得處處以道士為尊,就連吃喝别人都是在給其臉面。
而這策論的主題,便是以道家學說治國的問策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