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13師團原來是進攻安徽霍山的,8月28日,13師團突破中國77軍陣地攻占霍山後,又向河南商城推進,9月2日,13師團攻占了葉家集後,連休息也沒有休息,就向史河發動了進攻。
第13師團是日本陸軍的一個臭名昭著甲種師團,參加了南京大屠殺的暴行,荻洲立兵中将為師長。
下轄步兵第103旅團、第26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1個騎兵大隊,1個山炮聯隊,1個工兵聯隊,一個辎重聯隊,外加通信隊和衛生隊,總共約28200人。
這個師團長荻洲立兵也是那種所謂的職業軍人,從小學開始就是作為軍人培養的。
荻洲立兵小學時候進入名古屋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後來又進入中央幼年學校,畢業後再進入日軍培養低級軍官的陸軍士官學校。
更重要的是,荻洲立兵從抗戰爆發以來就在指揮13師團,到武漢會戰時期已經指揮了1年之久,對13師團非常熟悉,指揮起來也得心應手。
所以,13師團是一支久經戰争考驗的強悍勁旅,戰鬥力驚人,絕對不可小視。
宋希濂的71軍轄36、87、88三個師,還有個非嫡系的61師。
36、87、88師是**中的模範全德械師,可謂鐵皿虎贲,守衛史河的正是36師的第212團的顧葆裕團。
德械師是怎麼回事呢,許多看客還不明白,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便迅速驅逐了蘇聯軍事顧問,開始向德國尋求軍事援助。
第一批來華的德**事顧問是馬克斯?鮑爾上校(馬克斯?鮑爾雖然名不見經傳,卻曾在德國總參謀部供職,以其出色的軍事才幹深得總參謀長魯登道夫的賞識)、斯圖茲納中尉和霍姆爾少尉三人,由此揭開了中德軍事合作的蜜月之旅。
中德軍事合作因此漸入**,不僅雙方簽署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劃》,德國還開始幫助中國建立軍事工業,并在中**事工業尚未建成前向中國提供軍事裝備,而且第四任德**事總顧問前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漢斯?馮?塞克特上将在協助中國整軍建軍方面,提交《陸軍改革建議書》,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小型核心示範武裝,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國60個師的整編,他認為中國有這樣60個師的精銳常備軍就足以應付各種狀況了,這就是**30年代60個整編師方案的來源。
至1937年7月抗戰爆發前,整軍計劃一共進行了兩期,計20個師,第三期10個師正在進行之中。
實際在已完成整軍的20個師中,其接受德式裝備和德國顧問的訓練程度也各有不同,實際接受過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隻有下述各師: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以及不屬于正規軍系統的稅警總團。
在抗戰初期,就是以這些經過整軍的德式師擔當起中流砥柱的作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不少軍事曆史學家認為,如果抗戰再晚一年爆發,将會有更多的中**隊接受先進的德式裝備和德式戰術思想訓練,抗戰局面至少可以說樂觀很多。
德式師主要單兵武器是國造7.92毫米中正式或德制1924年式标準型毛瑟系列步槍,也就是k98k的前身。
當然由于種種原因,在德式師裡還有其他各式型号的步槍,如漢陽造等。
德式師裝備的輕機槍多是國造仿制捷克zb26,也有少量的比利時和法國的輕機槍。
輕機槍裝備數量基本能達到每班一挺的标準。
德式師裝備的手槍自然是名聞遐迩的駁殼槍,也叫盒子炮、快慢機或二十響,其真正的名稱應是7.63毫米毛瑟m1932型全自動手槍,歐洲多稱為c96手炮。
重機槍多采用仿制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機槍,該槍是根據1934年由德國兵工署向中國免費提供的馬克沁重機槍全套制造圖紙生産的,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與德國陸軍裝備的1908式重機槍稍有不同,确切地說應是1909式外銷型号,采用250發帆布彈帶供彈。
一般情況下,重機槍的裝備數量是每個步兵營建制裡設有一個重機槍連,共3個排6挺。
這一配置标準隻相當于德國陸軍标準步兵營的一半。
在通訊方面,德式師設立一個無線電通信排,配備15瓦無線電台,并在各步兵團團部建立一個配備5瓦無線電台的無線電通信班,構成了師團兩級的無線電通信系統。
個人裝具方面,德式師的軍裝分三種,春秋為黃綠色駝絨夾衣常服,夏季為草綠色卡其布衫(又分長褲短褲兩種),冬季為棉布。
作戰時,則戴德制m―35型鋼盔,這也是德式師最明顯的服裝特征,鋼盔上同樣也鑲有一顆青天白日國徽。
每個士兵标準個人裝具包括彈帶、水壺、幹糧袋和防毒面具,彈帶為帆布長條形,不同與德軍的皮制彈包,通常是一條長彈帶由肩上斜繞一周至腰間再繞一圈,最後以布條打結紮緊,可以攜帶20個子彈夾。
師轄2個步兵旅,師直屬部隊有1個炮兵營,有3個榴彈炮連(12門75毫米山炮),1個戰防炮連(4門37毫米戰防炮),1個高射炮連(4門20毫米高射炮),1個工兵營,1個通信營(2個有線通信連,1個無線通信排),1個辎重營,1個特務營,1個衛生隊。
旅轄2個步兵團,團直屬部隊有1個迫擊炮連(6門83毫米迫擊炮),1個小炮連(6門20毫米機關炮),1個通信連,1個特務連。
團轄3個步兵營,步兵營直屬部隊有1個機炮連(6挺重機槍,2門82毫米迫擊炮)。
營轄3個步兵連,連轄3個步兵排,排轄3個班(每排3挺輕機槍,30支步槍)。
另外,師轄2個補充團,采用換裝德式裝備時淘汰下來的舊式裝備。
全師總兵力約1.4萬人。
韓行帶着參謀部的張處長,還有特戰營的一連張小三排,來到了史河橋上。
正巧,36師師長陳瑞河也在。
陳瑞河是安徽合肥人,三十四五歲的樣子,頭戴德制m―35型鋼盔,腰跨着一支20響的駁殼槍,也來到了212團團部裡。
所謂的團部,也就是在最前沿陣地的稍微往後,構建了一個比較堅固的圓形工事,從圓形工事裡,挖了幾個四方的窗口,既可以當作碉堡往外進行射擊,也可以觀察日軍進攻的動向。
此時的顧葆裕團長,正手拿着望遠鏡,在觀察着日軍的動靜。
韓行看到,212團沿着史河,布置了一道防線,1個迫擊炮連和1個小炮連,就部署在史河橋的附近,牢牢地控制着史河橋。
而沿着史河橋上,三個營拉開了架子,守衛着史河上幾裡地的一片地方。
韓行沒慌着進212團指揮部,而是沿着交通壕仔細地觀察了一番史河,看着看着,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史河上有幾處的地方特别狹窄,河水也就是有10多米寬,如果在此處用盛滿土的麻袋塞上去幾個點,上面再用木闆搭上,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形成了一座便橋。
韓行此時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也就是說,除了史河橋以外,這幾裡地的地方,最起碼有三四個地方可以很快地搭成便橋,形成一個新的進攻點,自己原來是沒有想到這些的,是不是顧葆裕想到了這些呢!
想到了這些,韓行趕緊疾步往212團的指揮所裡走去。
就在這時候,日軍的空襲開始了。
12架日軍96-1單翼戰機,從東面合肥方向飛來,它們在空中盤旋了一陣子後,然後從北到南,沿着中**隊的防禦方向,然後一架接一架地進行了掃射、投彈。
“哒哒哒……”“哒哒哒……”“轟――”“轟――”,7.7毫米的機槍子彈切割着中國戰士的生命,25公斤級的炸彈也投了下來,在212團的陣地上炸響,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彈坑。
有一顆炸彈就扔在了迫擊炮連的陣地上,三四門迫擊炮當時就被炸飛了起來,和着戰士們的軀體,一下子飛向了空中。
火光,沖擊波,到處橫飛的彈片,巨大的煙霧,一下子就把中**隊的陣地攪了個底朝天。
剛才還是一片臨戰前的寂靜和平和的景象,瞬間被撕裂得粉碎。
212團的6門20毫米機關炮,一部分的重機槍,輕機槍也朝着天上怒吼起來,對着敵機的方向吐着一串串的火舌。
有一架敵機晃了一晃,顯然是被打中了翅膀,歪歪斜斜地往遠處飛去了。
但是又一架敵機飛來,朝着機關炮的陣地就是2顆50公斤級的炸彈。
“轟――”“轟――”
有一顆炸彈扔在了機關炮陣地的中央,有一顆炸彈扔在了機關炮陣地的邊緣,佩服地說,小日本航空兵的投彈技術還是相當不錯的。
在巨大的火光中,在沖天的煙霧中,在令人窒息的灼熱的空氣中,這6門機關炮都不響了,輕重機槍也似乎減弱了許多。
随着防空武器的重大損失,這使得小日本的航空兵驕橫跋扈,似乎成了他們的天下。
一架接一架的飛機俯沖下來,朝着中**隊的陣地上,投彈、掃射,然後又一輪俯沖下來,繼續投彈、掃射,直到把他們的炸彈全部投光,把子彈全部打光。
史河岸上,中**隊的陣地上成了火的海洋,到處是烈火、嗆人的煙霧,戰士們的遺體,僥幸沒死的隻能被動地躲在工事裡,希望不被96-1戰機的子彈擊中……
氣得韓行是破口大罵:“我們的j-20戰機呢,為什麼還沒有來到?
怎麼加油加了這麼長的時間。
這些小鬼子的飛機早不來,晚不來,就瞅準這個空子來了,他媽的,我們的飛機呢……飛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