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之所以答應的如此爽快,是因為楊琏在海楚兩州的确辦了一些實事,此外,便是簡在帝心,楊琏遇襲,讓李璟十分憤怒。
北方邊境的安定,關系着大唐的賦稅,所以李璟才會答應楊琏的要求。
李璟回到書房,親筆寫了一封書信,交代了一番楊琏,把密旨封好之後,遞給李景遂,讓他盡快送到楚州去。
李景遂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召見朱琦,讓他速速趕回楚州。
朱琦領命,收了書信,換上李景遂為他準備的新馬,朝着楚州奔去。
潤州,李弘冀完全掌控了這裡,畢竟燕王的身份值得很多人投效。
這段日子,李弘冀整改了軍隊,補足了缺額,****操練,打造出一支強兵,隻是可惜,日前大唐沒有戰事,不能讓李弘冀一展身手。
李弘冀這一日閑來無事,便在江邊遊玩,這時,十幾艘船隻從廣陵那邊繞了過來,看船隻的模樣,應該是商船。
李弘冀擡起馬鞭,指着前方,吩咐親兵去看一看,這些商船,是從哪裡來的?
親兵去了之後,很快帶來了一個人,此人一副商人打扮,年紀不大,約莫三十來歲的模樣。
“還不見過燕王?
”親兵一瞪眼。
那人忙拱拱手,道:“草民費硯見過燕王。
”
“費硯?
聽你口音,不是江南人氏。
”李弘冀問道。
費硯忙陪着笑,道:“啟禀燕王,草民是巴蜀人氏,來江南是經商的。
”
“哦?
你都販賣些什麼?
”李弘冀問道。
費硯道:“主要是糧食。
”
李弘冀眼睛一亮,江南是魚米之鄉,自然不缺糧,雖然說今年遭受了水災,但損失還能接受。
反而北方的海楚兩州,損失極大,這些船隻是從廣陵方向而來,莫非是去海楚兩州販賣糧食的?
李弘冀懷着深意,問道:“這麼說來,你豈不是從海楚兩州而來?
”
費硯一愣,道:“燕王何以得知?
”
李弘冀笑了笑,仔細盤問起來,很快就了解費硯這一行的目的,楊琏在海楚兩州,大肆收購糧食。
如果是前幾個月,李弘冀還找不到理由,畢竟那時候海楚兩州災情十分嚴重,而如今,海楚兩州的百姓已經安定下來,這讓李弘冀認為,楊琏有囤積糧草的企圖。
囤積糧草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答案太容易了,那就是造反。
當李弘冀知道費硯回去之後,還要運輸糧食到楚州,李弘冀更加确定,楊琏有不軌企圖,楊琏十之八九,肯定是要造反。
不過,李弘冀沒有打草驚蛇,他讓費硯繼續運輸糧食,隻不過,當他再度經過潤州的時候,必須要留下糧食的數目。
費硯不知道李弘冀究竟要做什麼,也就點着頭答應了。
看着費硯匆匆離去,李弘冀握緊了拳頭,他知道,要扳倒楊琏,不能隻靠這一件事情,他要收集更多的信息,一舉擊敗楊琏。
朱琦一路緊趕慢趕,用了将近八天的時間,才趕到楚州,兩條大腿已經磨得皿肉模糊,行動不便。
接到聖旨的楊琏自然是大喜過望,讓朱琦下去休息之後,立刻召見了陳鐵。
讓他挑選精兵一千,随時待命。
大唐天子已經同意,接下來就要看符彥卿那邊,能夠說服劉承祐了。
為了一舉成功,楊琏寫了一封信給劉承祐,算算時間,劉承祐應該收到了。
漢國的事情,楊琏隻能是盡力,在等待消息的日子裡,楊琏吩咐下去的事情,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在各位木匠、鐵匠的努力下,已經制作了曲轅犁五百多架,雖然還是不足,但總比沒有的強。
而且楊琏以村子為單位,組織百姓進行耕種,不再是一家一戶獨自耕種。
農夫們集中耕種,提高了效率,耕牛也得到最好的利用,大批的田地被開發,楊琏走在田間,泥土已經被翻新,不再是大塊大塊的泥土。
說起來,這樣的辦法一開始有百姓抵制,畢竟自家的田地都忙不過來,誰會有閑心去幫忙耕種别人家的田?
楊琏找了一個都是災民組成的村子,流民感謝楊琏的恩德,很是配合。
原本隻是抱着報恩的心思,想不到集中耕種之後,效率得到提升。
有了一個村子做出榜樣,其他村子十分羨慕,紛紛派人來取經,當聽說是采用了官府的辦法之後,主動到府衙請求官府組織。
楊琏在盧多遜的幫助下,迅速組織起了災民。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其他村子的耕種順利了許多。
十一月,天氣已經涼了,田間已經是綠油油的一片,這是楚州百姓的救命糧。
田間的事情告一段落,楊琏開始組織百姓修補邊境上的城堡、烽火台,劉彥貞在的時候,楚州一帶的烽火台布局十分合理,大水雖然沖垮不少,但根基還在,總比重建要強。
人力固然充足,但石頭需要開采,又是一個浩大工程,恐怕在大雪降臨之前,都無法完工,楊琏與盧多遜、陳鐵商議了半響,最後決定先修葺關鍵處的城堡、烽火台,達到預警的目的。
楊琏一邊忙着楚州政務,同時也在關心着漢國的情況,首先是李守貞那邊,劉承祐派兵圍剿,攻打潼關不下,将領換了好幾個,始終拿潼關毫無辦法。
蜀國那邊,也忙着出兵接應,三萬大軍已經出發,想來楊琏接到消息的時候,蜀國的軍隊已經趕到了漢中。
蜀國之所以出兵那麼慢,是因為國内同樣存在黨争,有人反對,有人支撐,沸沸揚揚鬧了這麼久,蜀國皇帝孟昶這才決定出兵,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機會。
據說,正是因為對李守貞等人的戰事不利,劉承祐遲遲沒有做出決定,同意符彥卿的剿匪要求。
他似乎在考慮,抽調東線的兵力西進。
時間就這樣過去,天氣越來越冷,天寒地凍,海楚兩州的建設也都停工,這樣滴水成冰的天氣裡,想要施工,太困難了。
劉承祐遲遲沒有做出決定,讓楊琏隻得先進行楚州的建設,倒也是好事一件。
楊琏除了待在楚州,便是在海州查看情況。
海州靠近大海,海州城就在大海旁,海州城東面十幾裡外,便是郁洲,又稱田橫島,此時并沒有與大陸相連。
楊琏去了海州城,在林仁肇的陪同下,特意去郁洲視察了一番,随着泥沙的堆積,如今的郁洲足有百裡,上面已經有百姓居住,郁洲東面,還有零星幾個小島,最大的有十幾裡模樣,百姓成為東西連島。
楊琏在郁洲呆了一日,對郁洲有了一定了解,郁洲四面環海,離海州又不遠,彼此形成一個凹槽,是優良的港口。
楊琏決定在這裡建造碼頭,修建船塢,把這個想法與林仁肇說了,林仁肇面露難色。
人力自然是不缺,可是缺乏資金,而且缺乏造船的技術人員,造一艘船需要大量的時間,木質選用,反複試水,最快也要大半年,并不是一日之功。
而且,林仁肇覺得,在海州建造船塢碼頭,似乎得不償失。
在大唐南方,無論是廣陵還是潤州,乃至于海陵制置院,造船的成本都要比海州要低。
楊琏卻有自己的想法,廣陵潤州是有碼頭不假,金陵也有水師,但這并不妨礙楊琏興建水師的想法。
相比較而言,海州離遼國比較近,若是能從海路通商,楊琏就能從遼國得到大批的戰馬,從而彌補大唐不産戰馬的劣勢。
把這種想法與林仁肇說了,林仁肇想了想,便答應了,隻是如今天冷,隻能先籌劃,修建碼頭、船塢隻能等到來年開春了。
楊琏讓林仁肇先進行計劃,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報上來再說。
在海州停留了五六日,與林仁肇說了事情,了解了海州的情況之後,楊琏這才返回楚州。
剛剛到了楚州,大雪便下了,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楚州城銀裝素裹。
楊琏卻有些擔心,這場大雪若是大了,恐怕會壓壞房屋,若是太冷,又會凍死人。
楊琏帶着陳鐵等人出外巡視了一番,進村莊與百姓交談,這才放了心。
百姓的房屋建造的十分牢固,柴薪也早早準備好了,渡過冬日,并不困難。
大雪下了兩日,這才停了下來,但天氣越加冷了起來,穿着厚厚的衣裳,仍然讓人覺得很冷。
符金盞久居徐州,徐州與楚州離得不遠,并無大礙,倒是張绮栎是南方人,受不得寒冷,雖然年輕,終究是受了寒,病了。
楊琏請了大夫,開了藥,吃了好幾劑,始終不見好,讓楊琏擔心起來。
符金盞與楊琏商議了半響,既然已經是冬日,回京述職的時間也到了,不如就帶張绮栎回京,休養一段日子。
楊琏想想也是,讓盧多遜準備了述職所需的資料,準備南下金陵述職。
臨行前,楊琏好生交代了一番,海州依舊是林仁肇處理政務,楚州這邊,盧多遜掌管政務,劉正掌管軍務,也算各司其職。
楊琏還暗中給林仁肇寫了一封信,讓他關注楚州情況,若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可先進行處理,尤其是針對山中的盜匪,更是不能手軟。
十一月下旬,楊琏交代好了一切,帶着符金盞、張绮栎等人南下,随行的,還有陳鐵以及三十名親兵。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