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荊州落入此人之手,我等令願一死!
!
!
”
“蔡德珪冷酷無情,視百姓如草芥。
這等jiān賊暴徒,必遭天譴!
皇叔仁義無雙,若蒼天有眼,必助皇叔!
!
”
一時間,百姓的喝聲,如同一片浪cháo撲湧而來。
傅巽臉sè大變,這面前的情景竟逼得連連後退,一連失态。
諸葛亮見勢,鵝毛扇輕擺,頓時百姓紛紛止聲。
諸葛亮渾身猝然爆發出一股迫人的浩然正氣,直逼傅巽。
傅巽不知為何,羞愧之sè,難以遮掩,聽着諸葛亮凝聲喝道。
“諸位鄉親父老,竟願與皇叔同生共死,共赴正義!
諸葛亮有言在此,若蔡德珪當真敢犯我樊城,我必随樊城共存亡!
”“
“随樊城共存亡!
”
“随樊城共存亡!
!
”
“随樊城共存亡!
!
!
”
又是一連暴cháo般的聲浪。
此時的傅巽,隻覺自己萬般罪惡,諸葛亮緩緩轉身,目光坦蕩,凝視傅巽。
傅巽不敢與其相視,低頭避<開。
諸葛亮一字一字在傅巽耳邊說道。
“還請傅曹掾回禀那jiān賊蔡德珪,我等樊城軍民甯死不降!
”
諸葛亮字音如同轟雷在爆,傅巽雙腿一抖,竟然跪了下來。
兩條淚痕,即在傅巽臉上顯現,傅巽泣聲而道。
“蔡德珪使我至此,根本無招降容納皇叔之意。
他忌憚公之謀略,知公乃愛民之士,乃yù離間皇叔與公!
”
傅巽此言一出,那随傅巽而來的蔡氏族人頓時臉sè大變,正yù呵斥傅巽。
這時,早就準備在旁的劉軍兵士,立馬一擁而上,将其盡數擒住。
四周百姓聞言皆起怒sè,紛紛出言怒喝傅巽。
諸葛亮把鵝毛扇一招,向衆百姓而道。
“諸位且聽亮一席言。
傅曹掾家中家小,盡在荊州,受蔡氏所監管。
此下,他不顧家小安危,竟願告之蔡德珪意圖,足可見其亦乃忠義之士。
此事諸位但且保密,莫要走漏半點風聲,否則非但害了傅曹掾家小,亦害了皇叔大事。
還望諸位謹記。
”
諸葛亮說罷,衆百姓對傅巽的怨恨迅疾褪去不少。
傅巽拜禮而謝,諸葛亮即散去一衆百姓,帶着傅巽回入縣衙。
劉備在内早聽得事态如何,當即迎向傅巽,謝過其揭發蔡德珪歹心之義舉。
之後,劉備、諸葛亮還有傅巽三人在縣衙内密談了約半個時辰,諸葛亮向傅巽多有教付。
傅巽謹記在心,後在劉備安排下,在驿館歇息一夜,次rì立即起身離開樊城。
傅巽不知與諸葛亮有何秘密協定,受命而行,回見蔡瑁。
蔡瑁見傅巽一臉狼狽,雙眼内盡是驚慌之sè,又見其獨身回來,就知事态不妙,連忙相問。
傅巽伏地而告,言劉備根本無投降之意,諸葛亮更是發覺了他此行之意,乃是yù使離間之計。
劉備大怒,将随他而去的從人盡數斬首。
特留他一命,回報蔡瑁,告之其甯死不降,不畏強勢,玉石俱焚之決意!
蔡瑁聽言,大發雷霆,即令兵士趕往襄陽,準備重聚大軍踏破樊城。
蔡瑁領殘軍正往襄陽而去,卻不知此時襄陽已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巨變。
話說就在蔡瑁從荊州出兵的半月前。
在襄陽郡内,谷城。
此城縣令乃王粲之友,名叫高文。
此人學識過人,上知天下知地理,通古博今,且懷有一顆忠國愛民之心。
高文年少時,常與王粲結伴而行,兩人談論治國安邦之計,每每談起便是一天一夜。
高文才學雖高,但比起王粲卻顯黯淡。
王粲很快就因其名,而得劉表召見,得到重用。
後來高文亦受人所薦,成為了谷城縣令。
從此之後,兩人便少有來往,不過卻常以信聯系。
且說荊州大變,劉表逝世,二公子劉琮在蔡瑁的擁立下,成為荊州之主。
高文得知,便覺其中大有不妥,同時又為劉表廢長立幼的遺命,為荊州的未來,感到深深的憂慮。
不久後,高文忽然得知,蔡瑁yù出兵征伐正在鎮守荊州門戶‘新野’的劉皇叔,而其好友王粲多番進谏,惹怒了蔡瑁。
王粲慘遭蔡瑁毒手,王粲一家連同其家中食客盡被所斬。
為王粲而哭的友人,亦盡被蔡瑁所斬。
蔡瑁如此暴虐,猶如暴秦時期,秦二世胡亥身旁之趙高。
高文怒恨無比,卻怎奈勢薄人單,無法反抗蔡瑁。
就在此時,早受諸葛亮命令,暗中潛伏在谷城的糜芳秘密來見高文。
高文素來敬重劉皇叔之仁義,亦知在時下情勢之下,糜芳來見必有大事。
高文當即引糜芳到家中密室。
兩人禮畢,糜芳取下頭上黑紗草帽露出其面容。
“高縣令,蔡德珪擅改劉荊州之遺囑,廢長立幼,獨攬大權,殘害忠臣。
其惡之極,實令人發指。
我主劉皇叔不忍劉荊州基業,盡毀于此人之手,yù與其對抗到底,剿滅惡賊,重複正統,輔佐大公子劉琦接領荊州之主之位。
口說無憑,此乃大公子劉琦與蒯子柔、蒯異度親筆所寫文,還請高縣令過目!
”
糜芳說畢,從衣袖中拿出一封文遞向高文。
高文臉sè連連變化,接過文,拆開便看。
隻見高文雙目越看瞪得越大,觀畢,渾身怒火不禁爆發,怒聲大喝。
“蔡德珪竟敢如此欺辱先主!
!
!
故主有靈,必當殛誅逆賊!
!
!
”
蒯氏兄弟乃荊州文臣之首,且兩人字迹别具一格,無人能模仿。
高文看出信中确是蒯氏兄弟字迹,當即确信糜芳口中所說之事。
先前王粲慘死于蔡瑁手下,高文已有反抗蔡氏之心,時下再得知蔡瑁之惡行,高文反蔡之心更為堅定。
高文神sè一凝,當即拱手作揖而拜。
“先生此次前來,必是劉皇叔有所交付。
高某雖不才,但亦知忠義二字!
隻要能推翻蔡氏惡權,高某願赴湯蹈火,肝膽塗地,在所不辭!
!
!
”
糜芳見高文果然如諸葛亮所說,願鼎立相助,心中頓時大喜,向高文作禮拜道。
“高縣令如此大義,實乃荊州百姓之幸也!
我家軍師早有妙計,隻要高縣令願聽計行事,大事濟也!
”
“卧龍先生已是有計?
高某曾聽聞,先前劉皇叔之所以能擊敗曹cāo大将曹子孝五萬大軍,皆依仗卧龍先生出謀劃策。
今rì雖未見得卧龍尊榮,但其計策早定,卧龍先生未料先知,果真是當世奇才也!
隻是,高某聽聞眼下蔡德珪已在荊州征集八萬大軍,不久便要揮兵殺向新野。
新野危在旦夕,卧龍先生豈有空暇顧及此處之事?
”
高文先是大驚失sè,随即又皺起眉頭,眼中多有憂慮之sè。
糜芳聽言燦然一笑,輕聲而道。
“高縣令不必多慮。
我家軍師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蔡德珪雖兵強馬壯,但在我家軍師眼内猶如土雞瓦犬耳,破敵良策早定,談笑間即能将其擊敗而去。
”
高文聽得詫異不止,卻見糜芳兇有成竹,仿佛是在說真理一般。
高文沉吟一陣,先穩住心中驚駭,凝聲又問。
“那不知卧龍先生有何妙計!
?
”
糜芳即在高文耳邊低聲說道如此如此,高文聽計又是一連失态,心裡連連驚呼計妙。
少頃,高文帶着幾分狂喜之sè再問。
“卧龍先生計策實在妙不可言。
隻是若想萬無一失,還需一員悍将統兵方可!
”
“呵呵。
高縣令此言甚是。
我家軍師早有準備,不知高縣令可有聽聞皇叔義弟張翼德之名?
”
“張翼德!
?
若有此人統兵,大事濟也!
”
高文頓時心中大定,之後又與糜芳将計策細節商議一陣後,便準備依計行事。
在襄陽郡内,各縣把守的兵馬,皆是劉表昔rì心腹部衆。
而在谷城之内,雖然城内軍隊,被蔡氏宗親分奪兵權。
但軍内兵士大多對蔡氏多有怨言。
某rì,高文将城内數十員忠義将校據于一堂,盡告蔡瑁惡行。
這些将校皆氣憤不已,就在此時,忽然後堂内兩人踏步走出。
一人豹頭環眼,身軀魁梧,渾身盡是兇惡之氣,另一人謙謙有禮,笑容可掬。
高文随即為衆将引見二人,當這二人名頭報出時,衆将皆是大驚失sè。
此二人可大有來頭,一人乃那仁義無雙的劉皇叔麾下謀士糜芳,另一人則是其結拜兄弟,張翼德!
一夜過去。
次rì夜裡三更,谷城忽起暴dng,張飛統領各将,将蔡氏宗族之人,盡數誅殺。
城内兵士聽聞張飛身份,還有從高文口中得知蔡瑁惡行,皆願随張飛起事。
于此張飛僅靠着劉備的仁義名頭,輕而易舉地取得谷城,且得城内三千兵士投誠。
之後一連十幾rì,高文與糜芳遠走周遭臨近城縣,說服縣中令守,又得兩縣大小将士近五千人相赴。
同時間,糜芳聯合襄陽城内伊籍,以作内應。
伊籍早有投誠劉備之心,此下聞之蔡瑁暴xing,當即義無反顧相助劉備于襄陽計策。
襄陽城内,約有二萬餘兵馬把守。
其中兵力分布,有萬餘人皆是蔡氏心腹之兵,剩餘皆是忠誠于劉表兵士。
伊籍暗中聯合那些忠誠于劉氏的将領,吩咐完畢。
某夜,鎮守于襄陽城内的守将,乃是蔡氏族人,名叫蔡龍。
副将乃是其弟,名叫蔡虎。
兩人皆生得孔武有力,武藝高強。
蔡龍面粗心細,蔡虎悍勇膽大,兄弟二人鎮守襄陽重地,蔡瑁亦是安心。
眼下,蔡龍暗暗察覺到襄陽城内多有變故,軍心不定。
當夜,蔡龍聚集城内蔡氏将領私下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