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旁的賈诩搖頭道:“文優所言不差,但将軍初奉天子,過猶不及,将軍掌兵、讨逆亂,掌中台、行政令,如此足矣,不可操之過急。
”
荀彧和沮授贊同道:“正是如此,否則将軍恐落董卓、李傕之惡名。
”
張遼點頭,李儒的考慮是沒有問題的,他所說的四項自己都必須掌控,不過在掌控時間和力度上就要斟酌了,師父賈诩的考慮更保守一些,是讓自己手段緩和柔和一些,在與天子和朝臣的相處上講究策略,免得落下惡名。
……
張遼在與謀士商議,天子劉協同樣在安邑宮與楊彪、士孫瑞、董承、伏完、宣璠、劉艾等大臣商議如何封賞張遼之事。
張遼自迎駕之後,沒有對劉協或大臣提出任何要求,但劉協與大臣心知肚明,必須對張遼封賞,因為朝廷如今依靠的就是張遼,可以說張遼取代了曾經的董卓與李傕。
不同于董卓和李傕的是,張遼沒有提,更沒有逼迫,但他們不能裝傻。
劉協詢問太尉楊彪:“楊卿,張文遠有救駕平亂之功,衆卿以為該如何封賞?
”
楊彪正色道:“張文遠非比董卓、李傕之流,腹有遠略,文武兼能,心懷忠義,陛下當引以為股肱之臣,不可薄待。
”
士孫瑞點頭道:“而今州郡豪強并起,朝廷政令難行,唯有借助張文遠行朝廷之權,讨地方逆亂。
”
董承出言道:“張文遠雖有功,陛下亦不可縱容,否則它日焉知他會不會是另一個董卓,臣以為,一車騎将軍足矣。
”
谒者仆射皇甫郦反駁道:“不然,如李傕郭汜逆亂之流,竟任大司馬,如張濟反複之徒,尚為骠騎将軍,張文遠忠心救陛下中宮于危難,救朝臣無數,若是薄待,恐朝廷為天下所笑,道是重叛逆而輕忠義,必失人心,當此之時,還有誰來歸附?
天下州郡,複有誰來奉朝廷?
是以當重張文遠而收天下之心,願陛下勿疑。
”
劉協看向其他人,卻見衆人無不附和,他便道:“然,該授張遼何職?
”
衆朝臣沉吟起來,皇甫郦道:“臣以為,要讨天下逆亂,非大将軍之職不可。
”
董承色變道:“張遼年不過二十六,大将軍無乃過乎?
”
楊彪沉吟道:“張濟既逃,骠騎将軍之位可矣。
”
董承還要再說,伏完、士孫瑞等大臣紛紛贊同,董承隻能作罷。
皇甫郦又道:“骠騎将軍,開府,假節,封列侯。
”
劉協點頭,這些他完全沒有意見,經曆了董卓、李傕、郭汜的強勢蹂躏,劉協對于這些早已習慣,反倒是如今在張遼身邊很輕松,相比起來,這些不算什麼。
……
将軍府,張遼正在與荀彧、賈诩、沮授幾人議事,忽然外面有人來報,天子使者到。
張遼忙和幾人迎了出去,卻見一身朝服的谒者仆射皇甫郦和黃門侍郎鐘繇帶着幾個官吏正在門外。
都是熟人,張遼忙将他們迎了進來,到了廳堂坐下,皇甫郦長身舉诏道:“陛下有诏,欲以張将軍為骠騎将軍,開府,假節,錄尚書事,封晉陽侯,不知将軍意下如何?
”
張遼一怔,在皇甫郦的示意下,點頭道:“可。
”
随行的幾個官吏登時松了口氣,平心而論,陛下給張遼的待遇不低,但卻不如李傕,所以他們心中一直忐忑,此時看到張遼接下诏令,登時如釋重負,竟有幾分感激起張遼來,實在是他們在關中早已被李傕、郭汜等權臣折騰的戰戰兢兢了。
……
張遼一進将軍府後院,就聽到幾個熟悉的笑語聲傳來,他不由一呆,随即快步進了後堂,看到那一個個思念的人兒,大喜道:“婉兒,琰兒,月兒,婳兒……”
屋裡正是從并州趕來的唐婉、蔡琰、尹月和蘇婳幾女,正在逗着孩子說笑的幾女回身看到進來的張遼,身子一顫,面露驚喜,眼含淚花。
久别重逢,張遼正要過去狠狠抱幾個,不想一陣香風襲來,兩個女孩已經撲進了他的懷裡,淚眼汪汪,卻是董白和蔡纓。
張遼身子一僵,雙手無所适從,忍不住摸起了鼻子,兩個小姑娘都十三歲了,不是當初七八歲的小姑娘了,沒想到還是這麼粘他。
張遼當即隻能先安慰兩個小姑娘,再與一衆嬌妻美妾親熱,還有兩個孩子。
……
興平元年十一月中,當河東開始飄起第一場大雪時,朝廷在安邑宮召開了進入河東以來的第一次朝會。
朝會之上,年僅二十六歲的骠騎将軍、晉陽侯張遼與太尉楊彪一左一右共領朝臣如殿,坐于上首。
劉協環顧左右:“衆卿有事奏來。
”
太尉楊彪出列道:“啟禀陛下,此番李傕、郭汜作亂,威逼車駕,害死朝臣無數,臣以為當征召賢能,補齊缺位。
”
劉協道:“這卻去哪裡征召?
”
楊彪看了一眼張遼,道:“河東郡有諸多賢才,蔡邕、司馬徽、荀彧、荀谌、荀棐、王邑,河東書院俊才數不勝數,正可為用。
”
劉協轉頭看向張遼:“不知張卿意下如何?
”
張遼抱拳道:“朝廷征召,何敢不應?
”
天子想從他這裡挖人才,卻正合張遼之意,這些人才入了朝廷之後,從一方面講是朝廷挖走了他的人才,從另一方面講何嘗不是他的勢力變相的在朝廷迅速擴張,而且是朝廷自己主動要求的。
劉協看到張遼答應,不由喜道:“不知張卿可有奏事?
”
張遼朗聲道:“臣有四事呈奏,第一事,臣舉士孫瑞任司徒,宣璠任司空,荀彧任侍中,守尚書令,鐘繇任廷尉,蔡邕任大司農……”
張遼說出一列名字,劉協在上面看着奏表,發現張遼舉薦的大多都是朝廷舊臣,此番護駕有功該賞的,隻有荀彧是他的親信,卻也是楊彪方才提過的,故司空荀爽之侄。
他頗是滿意,看了一眼楊彪和衆大臣,當即點頭:“準奏。
”
張遼又道:“第二事,李傕、郭汜等叛賊劫持陛下,殺害大臣,臣以為,當奪去李傕、郭汜等叛賊一切官職封号,派兵平亂。
三輔久亂,城池化為廢墟,百姓死于禍亂,此亦王土,更有陵寝,宜當速速安定。
”
劉協點頭,又露出憂色,道:“隻是李傕、郭汜兵多将廣,還需徐徐謀劃,小心為是。
”
谒者仆射皇甫郦出列進言道:“陛下,臣以為,還令骠騎将軍督三輔之事,平定三輔之亂,治理州郡,三輔安,則朝廷可安。
”
劉協想了想,除了張遼似乎也沒其他人敢去戰李傕郭汜,當即道:“準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