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隸,應天府。
南直隸巡撫呂大器将周氏票号南京分号的掌櫃以及委托收地的八大商戶以及南直隸的總督,參政參議等全部叫了過來。
聽到的,卻是一陣陣苦水。
“大人,并非小人不賣力氣,畢竟我們收了您的銀子。
隻是,南京的田畝大部分在那些士紳手裡,我等努力了半個月,也隻收了一些荒地,偏地,着實是沒人要的……”
“很多士紳不願意賣,也有些張口願意的,原本十二兩的地,一下子翻到了三十兩,大人縱然有銀子,我等也不會讓大人做那冤大頭不是……”
“還有就是,他們隻要成色上好的現銀,不要朝廷的新币。
南京的商戶,大部分人如此,百姓也不太喜歡……”
輪到周氏票号的掌櫃沈雲暢,他一向鎮定的神色有些憂慮,道:“周氏票号近來也遭遇了大量的擠兌,全部要舊銀,若非抄沒的那些暫存在我們那,根本應付不了。
即便勉強應付,我們的發展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想要在各地設立分号的事情,我得寫信去京裡問問幾位大掌櫃了。
”
呂大器身旁的總督齊言道:“整個南直隸現在是一片大亂,尤其是小地方,殺人越貨,入室搶劫,甚至公然打殺官差比比皆是,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人手很不足,有些人也心思叵測,暗中鼓動……”
呂大器深深的擰眉,表情肅重。
這還是李恒秉等清理一番的結果,若是當初的六部九寺,勳貴公卿還在,南京就别想做成一點事情!
呂大器心裡吐口氣,語氣平靜堅定的道:“無需擔憂,我已經上書征西伯,獲得内閣的授權,對南直隸五品以下的所有官吏,不需吏部批準,可以直接罷黜。
你們摸一摸情況,給我一個名單。
另外,各參政,參議做好新的選拔,要在四月底前,完全控制住局勢!
”
參政,參議總共四人,連忙起身擡手,神色振奮。
呂大器又看向其他人,沉聲道:“不能因噎廢食,要全面的做準備,繼續推進,有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時間緊迫,凡是就是一刀切,絕不啰嗦!
”
屋子裡十幾個人齊齊起身,擡手朗聲應道:“我等領命!
”
呂大器這裡是如此,周正一系的各路巡撫,總督遇到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問題是層出不窮,壓力如山。
京城之内,内閣發布了提前恩科的邸報,卻絲毫沒有阻止反對聲浪,反而更加激起了朝野的反彈。
二月初七,這一天着實轟動。
工部侍郎阮大铖與三十多在野的名望之士聯合上書,痛陳時弊,将大明的弊政,面臨的問題,分析了個遍,而後大聲疾呼,支持朝廷‘變法’,否則就會亡國。
同時,他也将反對變法的人列為‘十害’,指責這些人食民脂民膏如吸骨髓,視百姓為豬狗,終日高談闊論,碌碌無為。
國難不見蹤影,國艱雪上加霜,于國于家皆是大害!
所謂‘十害’,自然有名錄,他将‘二張’以及複社的十個頭頭腦腦,包括所謂的‘四大風流才子’,全部列入其中。
阮大铖不止是工部侍郎,還是有名的文學大家,在江南甚至整個大明影響力巨大。
他這一出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初閹黨炮制東林黨的‘東林點将錄’,一時間甚嚣塵上,惹怒了不知道多少人。
複社很快反擊,羅列了阮大铖三十條大罪,在整個京城散播。
阮大铖也不是吃素的,圍繞在他身邊的大有人在,更是上書列出了‘結社’的危險,請求朝廷予以取締,并且追究一些人的‘大過’。
這下子,更是惹毛了複社,‘二張’的張博更是寫了一篇:風骨論。
追思東林先賢,痛批當今的奸佞,矛頭直指阮大铖。
似乎有意将阮大铖作為突破口,以撬動變法的鐵幕。
雙方以京察為戰場,迅速向全國各地蔓延。
随着不斷的發表文章,上書,雙方的觀點也漸漸為人所知,朝野,士林迅速分化,雙方的陣營日漸清晰,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民間争論’,沒有鬧到朝堂上,雙方在大江南北開戰,各種各樣的辯論會層出不窮,冒出了不知道多少個書院。
常常無法駁倒對方,撸起袖子就打群架,場面着實熱鬧。
阮大铖是不遺餘力,除了正面交鋒,暗地裡的小手段層出不窮,将‘十害’的底全都給氣了,而後添油加醋,滿世界散播。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能歸結到‘品德’二字上,不管事實怎麼樣,隻要在品德上打倒對方,那就是絕對勝利!
‘二張’等人也不會坐以待斃,以複社龐大的力量,将阮大铖三代都給查了個遍,尤其是阮大铖的‘閹黨’履曆,更是成為攻擊的最大把柄。
雙方從政務上的相互敵視,攻擊,轉變到了人生攻擊上,烏泱泱的一片混亂。
複社轉移焦點,變成了一種‘内讧’,朝廷的壓力驟然減輕,紛紛松了口氣。
到了四月初,周正總覽‘變法’,強力推進各項事宜,錦衣衛的缇騎縱橫天下,抓了不知道多少人,單單流放到瓊州的就高達六千人!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官紳,在變法上強硬阻撓,不知進退。
這一晚,阮大铖府。
阮大铖殷勤的給周正勸酒,一臉讨好。
他能從牢裡出來,做到工部侍郎,全是周正一手操持。
而今與‘複社’大戰也是周正的意思,阮大铖不怕複社,卻擔心周正将他抛棄。
周正喝了幾杯,道:“你做的不錯,複社以及朝野都轉移了注意力,給我騰出了不少時間。
最遲明年,我會重新安排你。
”
阮大铖大喜,連忙站起來,擡着酒杯道:“多謝大人,下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說着,就一仰而盡。
周正隻是微笑的抿了一口。
阮大铖重新坐下,看着周正,忽然雙眼微動,道:“大人,下官聽說大人好戲文,特意從蘇州請來了名妓為大人演唱一番,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