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并未為難龐統,隻是單純因為當初龐統的桀骜不爽這家夥,朝廷文武之中,一直以來許褚都是襯托别人顔值的存在,這一次終于來了個能夠襯托自己的,許褚對于龐統還是頗為親近的。
“徐元直?
”劉協有些驚訝的看了徐庶一眼,再看看龐統,看來龐統并非如同表面上那麼犟,否則也不會将徐庶給引薦過來。
“正是。
”徐庶不卑不亢的向劉協微微欠身。
早在幾年前,劉協在洛陽建立洛陽書院之時,就曾大赦天下,徐庶昔日雖然曾殺人,但卻也在劉協的赦免範圍之内,也因此,如今徐庶可不需要什麼化名。
“龐士元性子孤僻,想要讓他親自來引薦,可不容易。
”劉協看了龐統一眼,微笑着看向徐庶道:“如今朕身邊正缺幾名書佐,不知兩位先生可願屈就?
”
劉協的書佐雖然品級不高,但地位可不低,就如同衛忠一般,劉協重掌朝政之後,未免日後有宦官亂政之舉,就算是衛忠這樣頂尖了的宦官,若以官階來衡量的話,也不過與一郡太守相若,可莫要以為這個官高,如果是太平時期,這個官階,都屬于下三品了。
而書佐,卻連衛忠都不如,但不同于宦官,門下書佐是可以參議國家大事的,不過僅限于跟劉協讨論,朝堂之上,他們連入朝的資格都沒有,不過就算是這樣,如果表現出色,加上又是劉協身邊的人,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多謝陛下厚恩,臣必竭誠以報陛下。
”徐庶深吸了一口氣,劉協沒有直接給他高官厚祿,他并不意外,畢竟如今的劉協可不同于曆史上的劉備,文物齊備,不說武将,在頂尖謀士方面,郭嘉、賈诩、沮授乃至于田豐這些人,可一點兒都不必卧龍鳳雛差,尤其這些人如今還是初出茅廬的狀态,經驗手段更比他們出色。
龐統站在一邊有些尴尬,劉協說的是讓他二人,也就是說,自己明明隻是帶個路順便傳個話,然後莫名其妙的就在沒有經過自己允許的情況下,效忠了,而且無論劉協還是徐庶,那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是怎麼回事?
嗯,在劉協看來,龐統既然願意為自己把徐庶給引薦過來,說明龐統已經有了向朝廷效忠的意向,隻是不好開口說出來而已,既然他不好開口,那自己當然也要為臣子的臉面考慮考慮,給他個台階下。
而徐庶這邊就簡單了,隻看龐統一路走來,輕車熟路,甚至跟天子的親衛都如此熟懶,事實上,龐統竟然還沒有任何任命,才是徐庶驚訝的地方。
如果是剛來的時候,龐統此刻會毫不猶豫的拒絕,頂尖智者,通常自主性非常強,很難被别人以這種道德綁架的方式綁架,更何況,龐統性子有些偏激,認準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隻是時移世易,到了今日,龐統面對劉協的第二次招攬,微微猶豫之後,默默地一躬身:“臣亦願竭盡所能,為朝廷效力。
”
一個是為劉協,一個是為朝廷,聽起來似乎差不多,但實際上還有些區别的,不過對劉協來說,卻是一樣,他與大漢氣運相連,已無分彼此。
接連收服兩位大才,劉協自然十分高興,不過眼下朝廷大勢已經明朗,這些人才的投奔,算是錦上添花,高興但還不至于激動,他已經過了人才饑渴的年代。
既然有了龐統、徐庶,對于那位後世幾乎被神話的諸葛亮,劉協自然也是有幾分期許的,隻可惜,無論是龐統還是徐庶,都不建議劉協此刻請諸葛亮出山。
不是誠意不誠意的問題,作為好友,龐統和徐庶對于這位同窗可為相當了解,雖然平日裡相處起來溫潤如玉,讓人如沐春風,但骨子裡,卻透着傲氣,那是一個甯為雞頭,不做鳳尾的人物。
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如今的天下,已經無需孔明出山了。
想想,也不難理解,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被傳為千古佳話,但如今的劉協,自然不會盡信演義或是曆史。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曹操雖然占據大勢,但天下可不是現在這種局面,江東、蜀中兩處,都是可以據險自守的地方,而當時的劉備,雖然兵微将寡,但多年奔波下來,名聲卻是足夠了,仁義之名再加上皇叔的身份,本身就是一面旗幟,當時的劉備,其實已經具備了一飛沖天的潛力,所欠缺的,隻是一個時機,一塊兒地盤。
與其說演義或曆史上,是劉備用誠意打動了諸葛亮,倒不如說,是諸葛亮原本就已經準備出山輔佐劉備,三顧茅廬,也不過是自擡身價,為自己進入劉備集團後,掌握足夠的話語權的手段而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聽起來是贊揚諸葛亮,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講,卻也說明了諸葛亮本身有着極強的掌控欲,事必躬親,對别人都不放心,也間接導緻了諸葛亮死後,無人再能撐起蜀中大業。
冷靜下來的劉協才開始思索這些,諸葛亮固然是一個頂尖人才,但不同于郭嘉的散漫,賈诩的低調,諸葛亮如果入朝,肯定會希望朝政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方向發展,這無關乎忠誠,隻是信念的問題,而如果有一天,劉協和諸葛亮的理念發生沖突的時候,會怎樣?
這是個大問題。
是個全才,卻也是個獨才,還是那種能夠生生把自己給累死的獨才。
劉協歎了口氣,如今朝中有足夠的頂尖人才可以與諸葛亮制衡,但這種人,無論用在哪方面,都屈才了……是個獨當一面的人物,但如何用,劉協覺得自己得好好考慮考慮,而且如今諸葛亮沒有出仕之心,待一統天下之後,再将其招入朝中也不遲,他就不信,一身經天緯地之才,會甘心孤老山林。
帖子還是要下的,至少向諸葛亮表明一個态度。
處理完這件事情之後,劉協開始關注起江東的情報,就如同劉協所預期的那樣,在得知江東主力全力去攻占荊襄之後,曹操并沒有猶豫,而是迅速調兵遣将,在孫權退兵之前,揮軍攻入丹陽。
而且為了避免被江東水軍截斷了後路,曹操命人沿江每隔十裡搭建烽火台,一旦江東兵馬靠近,各處港口立刻進入備戰狀态,至少丹徒和東陵亭之間的通路不能斷絕,趁着孫權回師柴桑之際,曹操悍然攻入吳郡,掌握了孫氏家眷。
在水上不是江東軍的對手,但若論陸戰,身經百戰的曹軍,可以吊打江東。
并未占據吳郡,而是迅速撤回了丹陽,曹操顯然跟劉協打着同樣的主意,隻有一舉将江東主力重創,他才能安心吞并江東。
為了避免江東水軍的優勢發揮出來,曹操在占據丹陽之後,迅速在泾縣一帶囤積重兵,阻截江東兵馬,以夏侯淵為主将,項央、李進、曹仁、曹洪、李典、樂進為将,率軍四萬于此與孫權決戰,曹操坐鎮丹徒,于禁、毛玠負責港口安全。
江東在探得曹軍分布之後,周瑜迅速做出了調整,孫權率領大軍,以孫翊、周泰、黃蓋、蔣欽等一衆将領輔佐,自帶呂蒙、潘璋、徐盛率領一路水軍沿江而下,阻斷曹軍糧道,這一仗。
周瑜順流而下,半日便抵達丹徒,隻是沿岸早已利用烽火台傳來了訊息,曹軍已經有了準備。
周瑜與曹操在丹徒一帶各逞奇謀,雙方兵力雖然不多,但卻相當精彩,曹操雖然不習水戰,但在之前為了避免糧道被斷,提前在丹徒囤積了大量糧草,哪怕周瑜阻斷江道,一時間也奈何不得曹操。
毛玠、于禁則是将兩邊港口守得如同鐵通一般,周瑜幾次施展誘敵之計,但兩人卻隻是死守大營不出,江東水軍來犯,則以弓箭射之,若是敵軍逃走,則絕不追擊,饒是周瑜精通水戰,謀略國人,面對曹操這種龜殼戰術也是無從下手。
相比于這邊,主戰場之上反倒簡單了許多,孫權剛到,夏侯淵趁其不穩,率軍劫營,孫權大意之下,被劫營成功,原本已成潰敗之勢,但孫翊卻在這個時候殺出,不到十合,生生将曹操麾下大将李進震死,然後殺入軍中,千軍萬馬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生生的将江東軍的潰軍士氣拉起來,帶領江東軍反敗為勝,夏侯淵懼怕孫翊之威,隻得帶着殘兵退回大營,謹守營寨。
孫權得以立穩了腳跟,與曹軍開始對峙,隻是有孫翊這個大殺器,曹軍戰力明明優于對手,卻在孫翊的幾次帶領下,被打的潰不成軍,毫無還手之力,隻能謹守大營。
雙方暫時形成了膠着,對劉協來說,這可是天賜良機。
“火速将命令傳到陳留,命張遼為主将,龐德、張郃、高覽為副将,趁着曹軍主力被困于江東,收服兖州、豫州,馬超、高順,你二人即刻趕回南陽,那裡已經聚集了三萬兵馬,朕隻有一個要求,汝南、壽春,朕不希望江北之地,再有江東孫氏的勢力存在。
”襄陽城中,劉協面色變得嚴肅無比,看着馬超、高順二人道。
“喏!
”馬超、高順二人出列,躬身應諾。
“陛下……”馬超疑惑的看向劉協:“我二人,誰為主将?
”
“徐庶!
”
“臣在。
”徐庶在二人愕然的目光中,邁步上前。
“壽春之戰,由你主持。
”
“啊?
”高順面無表情,馬超卻是一臉愕然。
“臣領旨!
”徐庶自信一笑,躬身一禮,自劉協手中接過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