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貞觀帝師

第867章 帝王問稅

貞觀帝師 石肆 2207 2024-01-31 01:12

  李世民雖然驕傲,甚至于有些自負,可到底雄才大略是真的,想要讓大唐萬世永昌,也是真的。

  聽到夏鴻升這麼說,縱然已非輕狂少年,卻也不僅心頭一熱,一股當年萬軍陣前手持長槊,直指敵陣的萬丈豪情突然洶湧而來。

  緩緩的深吸了一口氣,李世民看向了夏鴻升,沉聲說道:“夏卿,且細細道來!

  “以人丁為本,則有戶财多而丁少,其逃過不少應納之稅,國家也少了這些收入。
以資産為宗,則多财多地者多繳,少财少地者少繳,貧寒百姓者,無有重擔,富貴一方者,亦有應責,如此一來,稅收更加公平,因為無人能夠逃過交稅,國家也能夠多有收入。
”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稅制若要改革,最關鍵者有兩點。
唯以資産為宗,不以丁身為本。
此其第一核心内容。
另一核心内容,乃是工商入稅。
且容微臣逐一為陛下說解。

  李世民點了點頭:“夏卿請講,朕當洗耳恭聽!

  這話說得相當客氣,都洗耳恭聽了,夏鴻升自然明白李世民已經提起了重視來。

  于是又說道:“這唯以資産為宗,而不以丁身為本。
就是在稅制上,改變自古以來按照人丁收稅的原則,改作以資産多少來定稅賦多少。
如此一來,不管他人多人少,皆按照其所有之資産來算,資産越多,納稅越多。
這就是從富者身上收取更多的錢糧财物來;資産越少,納稅越少,尋常的百姓就可以減輕生活負擔,也更加支持朝廷。

  “那如何做到使富者多稅,貧者少稅?
”李世民又問道。

  “天下戶口,當由所在刺史、縣令據實之人戶,依貧富評定等級差科,以等級差科來差派徭役及科稅,多者多差派,少者少差派,不準按舊籍之人丁、田畝、租庸調數去攤及鄰保。
朝廷每年做出預算,預算出朝廷支出定出之總稅額,各地依照朝廷分配之數目向當地人戶征收。
主戶及客戶都編入現居州縣之戶籍,依照丁壯和财産的多少定出戶等來。
定下收納時限,比方說分夏秋兩次征收,夏稅限六月納畢,秋稅十一月納畢。
既以戶稅取代租庸調,則租庸調及一切雜捐、雜稅全部取消,丁額不廢。
兩稅依戶等納錢,依田畝納米粟,田畝之稅,朝廷可做一番普查,以墾田數為準,均平征收,定期重新普查,重新均平征收。
鳏寡孤獨不濟者,可以免稅。
兩稅之外,皆以枉法論。
”夏鴻升說道。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道:“夏卿啊,你可知若真很要以此法而行,那會如何?

  夏鴻升笑了笑,說道:“自然是天下富者貴者地主者,皆痛罵微臣,痛恨朝廷,想方設法,萬般阻撓。

  “不錯。
”李世民點了點頭:“還有士族門閥,皆欲将你除之而後快。

  “然尋常百姓者,無不對朝廷感恩戴德,對陛下奉若神靈。
”夏鴻升笑了笑,繼續說道:“不僅如此,随此稅制,另可有青苗法來保證農時,在每年青黃不接,亦或是天災緻使土地不收時,由據其資源而接受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兩稅歸還官府。
如此一來,一則大大增加了朝廷之收入,也免去了百姓青黃不接土地不收之時的危急,使之可以維持耕種。

  李世民聽得仔細,聽完之後,思索一會兒,點了點頭,說道:“且不論此稅法之阻力,單看稅制,的确可一改如今之困。
富者多出,貧者少出。
百姓少了負擔,朝廷多了收入。
的确是一種極好的稅制。
方才夏卿說稅制改革,有兩個核心之内容。
一曰唯以資産為宗,不以丁身為本。
二曰工商入稅。
那這工商入稅,又是如何?

  “工即手工行業,商即從商行業。
工商者,自古便有。
然其稅目卻不多。
對商旅課征的關市之賦,對礦、林、漆等土産課征的山澤之賦,對出售剩餘物品等雜項收入課征的币餘之賦,僅此而已。
從事工商者,逢聖德之君,則少稅而國無所收,逢暴斂之王,則苛捐以傷其本。
都不是好的情況。
”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若逢盛世,工商之所得蔚為可觀,可若是如同現在這樣,就減少了國家的收入,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可若是商稅收的太重,則又無人從商了,不僅損害了國家的經濟,朝廷也失去了這部分的收入。
工商者亦為天下之民,亦當納稅。
其稅宜目多而數少,薄納而廣收。
比方說商戶所得稅,即對商戶生産經營之所得來征收一些稅;比方說個人所得稅,即對工商業者其各自之收入所得征收一些稅……諸如此類。
另外,朝廷可以将各行各業有所劃分,一部分行業的稅收要交給朝廷,統籌安排,另外一些行業的稅收,可以交給地方,用于地方之運作。
自然,稅種雖然多了,但是每一項卻可以少收一些。
簡單來說,就是說收稅的稅種比現下多一些,但是都少收一些。
如此一來,既不會過于加重商人之負擔,又使得朝廷和地方縣衙從他們的身上獲得了稅收收入。

  李世民聽得有些愣,也是古代沒有那麼多另類的詞彙,否則,李世民估計就要說上一句腦洞真大了。

  “這……夏卿所言之稅法,豈不是将富貴者工商者,全都得罪完了?
”李世民皺起了眉頭來:“夏卿也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如此一來,這天下富貴者與工商者之利都受了損,豈不是要生出異心來?
此法若出,必然攪動風雲,恐惹天下之亂。

  “自然,商戶要繳納各種稅款,必然自身的利益就受損,所得就少了。
定然要反對。
”夏鴻升笑了笑,說道:“不止是商人,人都是逐利的。
隻要使其看到,納稅之利大于不納稅之利,那麼他們自然就不會反對,反而會擁護了。

  “哦?
”李世民不禁往前探了探身子,問道:“利從何來?
能使其願意多繳納稅款?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