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裝模作樣
當王公公的内侍小太監把近衛軍的盔袍,配刀和腰牌放到葉飛手上的時候,葉飛盡量表現的是比較嚴肅的。
雖然已經笑開了話,盡可能的崩住。
朝周八斤使了個眼色,周八斤忙會意的從袖口掏出10兩紋銀悄悄的塞到小太監手上。
所以别管銀子是哪兒來的,羊毛出到羊身上。
這小太監比葉飛機靈,直接就堂而皇之的拿錢就走,連謝謝都沒說一聲。
忽遠忽近陰陽怪氣的留下一句話兒:葉統領收拾停當就到公公那兒複命吧,咱可沒功夫等您,
周八斤冷哼一聲道:舅舅,這太監,我真想一腳踹他出去!
葉飛笑着換衣服,歎道:這多正常,畢竟多一個人争寵,就多一個危機,誰不想攀着大樹越爬越高?
沒準這種人還會很多很多的。
鄭九手拿照妖鏡!
不是,是銅鏡讓葉飛照着道:那咱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先打斷他倆狗腿,看他害不害怕!
話音一撂,7.8個士兵馬上拔出随身刀劍。
葉飛甩了一個兇狠的眼神,這幾個貨趕緊把武器收了起來。
唉。
葉飛苦笑道:真是豬腦子,咱們還沒怎麼樣就先鬧事,王公公那邊肯定不樂意,咱們現在隻能靠着這課樹爬。
能爬多遠爬多遠。
周八斤有些不樂意道:可舅舅,就算爬的再高,咱們依舊是寄人籬下,先不說摔不摔下來,萬一樹塌下來怎麼辦?
葉飛整頓穿着完璧,暗紅的袍服加銅制铠甲加身,顯得人英氣逼人,神采奕奕。
扣好刀鞘輕輕的踏了踏快靴意氣風發道
【如果說現在靠東廠是必須要走的路的話,那麼未來的路,我相信得靠咱們自己走,才走得遠,而且我靠的不是他,也不是東廠,而是,皇帝。
無論在哪兒,靠着皇帝,才不會倒】
葉飛這一身英氣加上這句大逆不道的話,簡直震懾或者征服到了這幾十個目不識丁,沒什麼大追求的莊稼漢士兵。
鄭九最先跪下雙眼含淚道:葉大哥!
兄弟們以後都聽你的了,你說殺人我們不殺鬼,拼了這條命為子孫有個前程!
所有人撲通跪下。
話不齊,但是都是表忠心的話。
這讓葉飛也蠻感動,雖然做傳銷大講師的時候,也有無數人表過忠心,發誓要追随一生,但那都是瞎忽悠的、心裡都清楚,隻是不說出來而已。
說到底就是個騙。
但是在這裡,看到一種,信賴一種崇拜。
葉飛決定。
要出頭、在明朝。
葉飛帶着50幾個近衛軍士兵,來到王楠牙帳。
從這一天起,就踏上了東廠權宦之路。
先鋒軍和麒麟衛所大同衛所将近3萬人彙合。
一下子隊伍龐大起來,有麒麟衛總兵包盛凱和大同衛将軍馬輝在,盧正峰和胡魁基本上也就說不了什麼話了,連況業博都矮了半頭。
王楠仗着東廠的大旗幟勉強平起平坐。
倒顯得葉飛地位提高了,和況業博站一起了。
馬輝是武舉人出身,先是在東北做守将,後來東奔西跑調在大同做副将,這一次鞑靼來犯兵部急調升了兩級為大同軍主帥,所以感恩戴德的希望殺點鞑靼立點軍工給朝廷看看。
大同衛所為軍鎮,士兵還算訓練有素。
所以一部一計都按計劃的很周詳。
而麒麟衛為皇城8衛之一,主要職責是維護京城及其周邊的安全,有個叛亂啊,農民起義啊,甚至發大水啊、都去,所以戰鬥力比大同衛差遠了,而比前鋒營好一點。
而恰好這前鋒營...又是拿來當炮灰的...雖然沒有說的很明白,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幾乎沒什麼戰鬥力的士兵去做前鋒,戰鬥力強的大同衛中鋒,這麼排,明顯就是拿前鋒營去擋鞑靼騎兵的
曆史有時候,很殘酷而且殘忍。
這包盛凱是麒麟衛統領,這次出征是皇上親自委派的。
足矣讓天下知曉皇帝和朝廷的重視程度。
包盛凱本着不求大功但求無過的心态,作戰幾乎都聽馬輝的。
中軍帳内,幾位将軍,參将,副将,遊騎将軍、王太監,胡魁都在,馬輝和包盛凱正在軍事桌上比劃着交戰部署。
馬輝是個大胡子,兩隻大眼炯炯有神,脖子上的一條蜈蚣樣的刀疤很是紮眼。
包盛凱仔細的聽着。
而王楠瞧着二郎腿,悠哉樂哉的喝着茶,葉飛機靈的站在他身後。
而其他人則各懷各的心思。
反正就像很多國企一樣,領導怎麼說就怎麼幹呗當下屬的執行就好了,所以,怎麼殺敵沒怎麼關心,反正不用自己殺,怎麼策略也沒什麼人關心,反正将軍會研究出來的。
不得不說,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在大明朝,在很多地方很多朝代都一模一樣。
馬輝插着腰歎口氣道:鞑靼兩部集結了近2萬兵馬、兵力不弱,咱們雖也有3萬,可戰鬥力相差得太過懸殊,而且,不知道後面還有沒有敵軍增援,要是敵軍來個請君入甕,那可就一敗塗地了。
多年以前的土木堡之戰,影響了整個明朝的軍民,所以對于鞑靼,一直都很忌憚。
包盛凱試探道:為今之計,咱們向兵部借兵,等援軍一道,再與鞑靼決戰!
馬輝冷歎道:這裡到兵部,兵部上書内閣,再讓皇上派兵,最少一個月,鞑靼狗又怎會等我們一個月?
難啊!
包盛凱不說話了,一下子營帳就安靜的很。
除了偶爾王太監的冷哼之外,沒有人敢發出一聲聲音。
葉飛心裡冷笑。
一個個都在揣着明白裝糊塗,巴不得希望退兵,要麼請朝廷救兵,要麼就把這包袱仍給其他軍隊,然後一推456。
這可不是胡說八道。
在明朝中期後期這種情況是經常看到的,特别是到了萬曆崇祯,幾萬人的叛軍從山西繳到廣州,最後變成幾十萬的農民起義軍,這裡面的原因倒不是因為農民軍戰鬥力多強,而是地方推地方,不剿,用攆。
山西攆到四川四川攆到河南,起義軍是越攆越多,到最後無人可救。
現在這戰事就一模一樣。
除了将軍想立功,别的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态,這仗怎麼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