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04.“漢化”輔導班

  不漢化,哪兒來回哪兒去

  公元439年,鮮卑族①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他們是遊牧民族,當時比較落後,而被他們統治的民族卻是先進的。
嚴重的民族和社會矛盾出現了。

  中國人有一個特别得意的說法,胡虜無百年之運。
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絕不可能超過一百年。
這是因為對我們的文化充滿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馬彎刀,你靠這個征服土地,但你征服不了人心,征服人心得靠子曰詩雲,這個你就不行了。
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蒙古人當年占了地球陸地表面積的四分之一,今天還找得着嗎?
入主中原89年,不就回草原上啃羊腿去了嗎?
野蠻能戰勝文明嗎?
希特勒帝國怎麼樣?
日本帝國怎麼樣?
蘇聯又怎麼樣?
它的原子彈、核武器可以把人類毀滅30次,1991年沒人招它,自己就玩完了。
從亞曆山大帝國到蘇聯的崩潰,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暴力啥用沒有,啥也解決不了。
拿破侖帝國十年,希特勒帝國十二年,你靠武力能幹什麼?
整天滅這個滅那個,打仗光人家死人,你不死人?
所以武力解決不了問題,解決問題得靠文化的認同。

  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擺在面前的就是兩個選擇:第一個是漢化,第二個是不漢化。
不漢化的結果就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但漢化的結果還有你嗎?
所以為什麼無百年之運,你漢化就跟我們融合了,還有你嗎?
現在還有幾個滿族人會說滿語、認識滿文?
滿語、滿文要不是國家特意保留下來,就跟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一樣,變成一種死文字了。
連溥儀都不會說,溥儀英語很棒,老師莊士敦是英國人。
他會說英語,但他不會說滿語,本民族的語言他都忘了。
清朝為什麼能統治中國将近三百年?
因為漢化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開始漢化改革。
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行均田制與租調制。
當時中國北方常年戰亂,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最重要的事就是恢複農業生産,所以政府給農民分配土地。
這裡有一個問題,中國土地私有,政府拿什麼分配給農民呢?
隻能是無主荒田,原來的田主打跑了或者打死了。
所以,一般國家隻有在大的戰亂之後才能給農民分地。
一般的亂還不行,得亂得天翻地覆,人口大量減少。
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前,北方連年戰亂,人口銳減。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頒布了均田令,給農民分地。
分地後,你不光種地,你還得給國家上稅,這就是所謂的租調制。
租就是給國家交糧食,調是布或者帛。
你要是種麻的就交麻布,種桑的就得交絲綢。
甭管是交租或者調,必須從事農業。
鮮卑人也得從事農業,因為國家不要羊毛和酸奶。
我現在給你分配土地,逼着你進行農業生産,羊毛、酸奶不行。
所以,鮮卑人用漢族的方式生産,逐漸就漢化了。

  第二,推行的三長制,促進了農業和漢化政策。
宗主也叫做塢主或壁帥,是在五胡十六國末期南逃的豪強大族。
他們擁有衆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塢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豪強的武裝首領。
依附其下的農民往往有數百家、上千家,乃至萬家,均為他們的私家人口。
這些豪強被稱做宗主,依附于他們的各類農民則是宗主的包蔭戶。
宗主與包蔭戶之間是一種主人與佃客的關系,而佃客形同于農奴。

  北魏統一之初,隻是消滅了一些敵對政權,對這些普遍存在的宗主無法根除。
為了穩定統治,便于征徭征稅,于是就采取妥協政策,承認宗主對于包蔭戶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對于包蔭戶的統治作為地方基層政權,以世家大族為宗主,督護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護制①。
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蔭戶多數沒有戶籍,他們隻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憑宗主剝削和奴役,國家不得征調亦不能幹預。
這種制度隻對大地主有好處,對廣大農民隻有痛苦,沒有好處;對封建國家來說,隻是為鞏固初建立的政權而采取的權宜之計,對賦稅的征收和徭役的調發都極為不利。

  魏孝文帝為加強中央政府對人民的實際控制,采納給事中李沖的建議,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建立三長制,以取代宗主督護制。
三長制規定:五家為鄰,設一鄰長;五鄰為裡,設一裡長;五裡為黨,設一黨長。
三長制與均田制相輔而行,三長的職責是檢查戶口、征收租調、征發兵役與徭役。

  實行三長制,三長直屬州郡,原蔭附于豪強的蔭戶也将成為國家的編戶,因而必将與豪強、地主争奪戶口和勞動力。
李沖提出實行三長制的建議後,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論。
堅持宗主利益的中書令鄭羲和秘書令高祐是反對派代表。
他們對主持辯論的馮太後①說,三長制看起來很好,實際上行不通。
朝臣中支持鄭羲﹑高祐意見的大有人在。
李沖和太尉元丕據理力争,指出實行此制對公、私都有利。
最後,馮太後從加強中央集權出發,認為實行三長制既可使征收租調有根據和準則,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戶口。
三長制終于在馮太後的支持下實施。

  三長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強蔭庇戶口的合法性。
在實行的過程中,三長還是從大族豪強中産生,他們不僅本人可以享受免于征戍的特權,而且親屬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樣待遇。
但較之宗主督護制,它畢竟是一種曆史的進步。
實行後,國家直接控制的自耕農民大量增加,國家賦稅收入相應增加,農民賦稅負擔也有所減輕。
北魏後期,社會經濟明顯恢複和發展,當與此有密切關系。
北魏的三長制後來成為北齊、隋、唐時期鄉裡組織的基礎。

  第三,整頓吏治,給官員俸祿。
我們知道,古代的戰争跟你國家先進與否沒有關系。
跟什麼有關?
一個是戰争成本,一個是戰争欲望。
戰争成本低敢打,戰争欲望強烈能打勝仗。

  北魏愛打仗。
北魏為什麼愛打仗?
官員沒有俸祿,你想掙錢靠什麼?
出去打仗,搶下戰利品是你的;再一個靠剝削百姓。
官員沒有俸祿,所以北魏老得打仗,馬上民族嘛。
皇上進行改革,整頓吏治,我給你們發工資,别整天出去打仗了。
你一發工資,我不用打仗,我不用冒生命危險,我也能掙着錢,我瘋了還天天出去打仗?
打仗難免陣前亡,哪天一不留神再砍着我,我幹嗎老幹這事?
所以尚武的民族就從馬背上下來了,越來越平和了。
包括後來遼、金這些民族都是這樣,都經曆了這麼一個過程。
原來很愛打仗,後來為什麼不愛打仗了?
有工資掙了,用不着了。

  第四,遷都洛陽。
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樂,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爾,然後遷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雲十六州當中的雲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較偏遠,最後才遷到洛陽。

  為什麼要遷到洛陽?
孝文帝發布一道聖旨,說我國家“興自北土”,國家從北方發源。
“徙居平城”,遷到了山西。
“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
”我們雖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軌未一,沒有書同文車同軌。
“此間用武之地”,平城這個地方啊隻适合打仗,窮鄉僻壤什麼都不産(今天知道有煤,那會兒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來也不能吃)。
北邊挨着草原上崛起的一個強大的新民族柔然,這個民族太強大了,北魏打不過。
柔然後來被突厥打敗,西遷到了歐洲,就是歐洲所說的阿瓦爾人,今天的保加利亞人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後代。
“移風易俗,信為甚難。
”這個地方要改變咱鮮卑的舊俗太難了,平城這個地方鮮卑的舊勢力太強大。
怎麼辦?
咱遷都。
往哪兒遷?
“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
”朕為什麼要遷都,因為平城這個地方不好,“用武之地,移風易俗,信為甚難”。
而“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
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關。
誰在那兒?
長安所在,周秦漢唐十一朝故都。
“河洛王裡”,洛陽是王裡,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經是第五個在洛陽定都的王朝了。
洛陽是九朝古都,當然後面那幾個就沒有什麼太能提得起穿得上了,包括五代十國的後唐也在這兒建都。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我要向古代漢民族的帝王那樣去中原。
他不認為自己是少數民族了,我也要占有中原,我是中國的正統,所以我要遷都。

  大臣們反對,不行!
平城這地方是祖宗定都之所。
當年太武皇帝定都于此,你說遷就遷,祖宗同意嗎?
皇上一看,我要愣遷,就把這些大臣得罪了,而且很多大臣論輩分都是我叔叔、大爺。
怎麼辦?
好吧,我們不遷都了。
南伐劉宋,我們要打仗。
劉宋,南朝宋齊梁陳的那個宋,不是趙匡胤的趙宋,是劉裕建立的劉宋。
北魏20萬大軍南下,征讨劉宋。
各位叔叔、大爺,老誠謀國、忠勇過人,都跟着我去。
叔叔、大爺們就都跟着去了。
遇到惡劣天氣,大雪、大雨,行軍,鍛煉一下士卒的堅忍程度。
士卒們身上都濕透了,怨聲載道。
今天豔陽高照,紮營,曬被子,等到惡劣天氣再行軍。
叔叔、大爺們都快散架了,我的侄子太壞了,怎麼這樣折騰啊?
走到洛陽,路程剛一半,從山西要走到長江邊上,剛走一半。
叔叔、大爺們實在走不動了,就找皇上去了,說大侄子咱别再往前走了,咱别跟劉宋打仗了,劉宋也沒招咱們,再說打仗也犯不着咱們去,邊将幹什麼吃的。
咱往回走吧,你叔叔我實在不行了。

  皇上一看,王爺們确實年事已高,這麼折騰确實不合适。
但是問題是,我們往前走還有一半的路程,往回走也是一半的路程,不如咱們别走了,怎麼走你都是一個死,往回走你更得死,往前走好歹天氣越來越好,往回走天氣越來越壞,幹脆咱就在洛陽建都吧。
叔叔、大爺們心裡罵着娘,隻好這樣了,總比上南方死半道上強吧。
于是,都城就定到了洛陽。
上古時期,一說中國如何如何,這個中國指的就是長安洛陽,誰占這裡誰就是中國。
所以現在誰是中國?
北魏是中國,東晉就不是中國了。
雙方互相罵陣,東晉管北魏叫索虜,你們頭發都束小辮,所以你們是索虜。
而北魏罵東晉是島夷,你們都是島上住的蠻夷,你們這幫人海邊打魚的。
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
孝文皇帝遷都到洛陽之後,完全跟漢族打成一片。
東晉還說他是索虜,孝文皇帝感覺很郁悶,怎麼辦?
不許索了。

  第五,移風易俗,實行漢制。
實行漢制首先從漢服開始。

  不許穿鮮卑族的服裝,都穿漢族服裝;不許留鮮卑人的發型,都留漢族的發型。
今天的中國人,你穿什麼衣服、留什麼發型沒人管。
中學生當然不行,大學就沒人管了。
有的小男孩頭發染得跟鹦鹉似的,黃一截、綠一截、粉一截、紫一截的,褲腿肥得裡面能裝200斤米。
他一上街,環衛工人可高興了,都替人給扇乎幹淨了。
今天,你想留什麼頭發就留什麼頭發,穿成啥樣也沒人管你,警察也不抓你。
但在古代這可不得了,衣冠、發型意味着國家民族的存亡絕續。

  古代漢族人什麼發型?
男的滿20歲,女的滿15歲,頭發就再也不能剃了。
女的滿15歲叫及笄之年,意思是你可以嫁人了。
男子滿20歲,叫弱冠之年,就可以當官,行加冠禮,表示你成人了。
但說是20歲,第一古代是虛歲,第二沒人等到那時候才加冠,有的12歲就給自己加冠了,表示自己成人了。
你隻要一成人,頭發就不能剃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有絲毫損傷,犯人才在臉上刺字。
今天滿大街都是犯人,刺字文身,古代犯人才幹這事兒呢。

  頭發不剃怎麼辦?
盤到頂上,拿根簪子一别,老百姓的發髻用布包上,這個布就叫做帻。
當官的發髻外面戴冠,就是烏紗帽之類的。
所以你看電視劇裡古人披散着頭發,那都是胡扯,不可能,都得往上盤起來。
所以古代人洗頭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古漢語以字為單位,沐就是洗頭,浴就是洗身上。
今天是一個詞語了,沐浴液、洗發液,古人是沐液和浴液,不一樣。
當古人去世的時候,男的一死,你把他的發髻解開打散,到腰是沒問題的,過屁股的也有。
今天女士都很少留這麼長頭發了。
胡須也不能剃,隻能梳,新陳代謝自己掉,不能剃,剪人家胡子那是最大的侮辱。

  其實漢民族的衣服既不便于生産,又不便于戰鬥,以至于中國古代的服裝演變的特征就是不斷向少數民族學習的過程。
今天你把對襟系扣稱為唐裝,但那并不是大唐漢人的裝束,而是滿裝,是少數民族旗人穿的。
旗袍更别說了,把旗袍作為中國的傳統服裝,十分牽強。

  中國傳統服裝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男女都穿裙子。
在漢朝以前,成年男女也都穿開裆褲,因為外面有裙子,從衣着上看不出這個人是男是女。
尤其老百姓的穿着,都是灰色、黑色、白色的衣服,更難區分性别。
褲最早的意思是胫衣,護腿的,相當于我們今天的長筒襪、連褲襪。
死裆褲是後來跟少數民族學的,因為他要騎馬不能穿開裆褲,不能穿裙子。

  我們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帶,老高的帽子,老長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當避雷針,袖子當拖把,既省電又幹淨。
少數民族則窄衣箭袖,又能引弓拉箭,又能揮鋤耕作,他們的衣服更合理,所以中原王朝就不斷地向他們學。

  漢族人的衣服“Y”字領,沒有扣,靠腰帶。
少數民族是小圓領、“一”字領,唐朝的服裝就很明顯學他們,改成了小圓領,烏紗、幞頭也取代了原來的峨冠。
唐宋的皇帝穿的衣服都是這樣。
到了明朝的時候,皇上隻有祭祖時才在腦袋上頂一個大搓闆,挂一串算盤珠子,腦袋好幾十斤重,平時都戴烏紗了。
峨冠博帶的大禮服也隻有祭祖才穿,平時不穿了。
到清朝更不用說,一水的都是滿裝,所以明朝的遺民損清朝人,說腦袋後面弄一根孔雀翎,衣服上除了飛禽就是走獸,簡直就是衣冠禽獸。
說歸說,但是人家的衣服窄衣箭袖,打仗、生産的時候就是方便。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漢服雖然大氣好看,但不合理。
所以孝文帝實行漢制到這個時候遭到一定的反對,無奈皇上下令要一律穿漢服,穿鮮卑服的笞杖徒流死,就是拿闆子抽,拿鞭子打。
因此大家隻好穿,解除了掃街工人的痛苦。
實際上,漢服是不利于生産和戰鬥的。

  除了服裝外,順便說一下飲食。
原來中原人說吃餅,是湯餅,就是馄饨不放餡兒的片湯,中原人的餅就是那玩意兒。
今天大家吃的餅都是胡餅,是少數民族發明的,因為他不能騎在馬上端一鍋片湯,要方便随身攜帶。
中原人後來發現他的東西确實方便,今天我們愛吃的涮羊肉就是少數民族發明的。

  實行漢制從強迫各位戴“避雷針”掃大街之後,皇上又讓百姓改漢姓。

  孝文帝拓跋宏改成元宏,唐朝大詩人元轸就是鮮卑貴族,皇室後代。
步陸狐氏改成陸氏,勿扭于氏改成于氏,尉遲氏改成尉氏。
包括穆桂英都是鮮卑人,從丘目陵氏改的穆氏。
就這樣,鮮卑八大姓都改成了漢姓。
北魏在中國曆史上又叫後魏,區别于曹操的前魏。
你可以叫它北魏,也可以叫它後魏、元魏,曹操的魏就叫曹魏。
改了漢姓,以後這個人是不是鮮卑人,從姓氏上已經判斷不出來了。

  衣服和姓改完之後,皇上下旨官員都得說漢語。

  30歲以上的官員年歲大的,三年内學會漢語,否則這個官别當。
30歲以下的官員你們年輕,半年内學會漢語,禁止講鮮卑語。
鮮卑是曆史上那麼牛的一個民族,到現在連土話都不會說了。
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以書同文最有意義。
中華民族,這麼多人,就算是漢族,語言也南腔北調,N多種方言。
現在好歹寫出來是一樣的,如果沒有秦始皇的書同文,中國就跟歐洲一樣,分裂了。
歐洲好多國家的文字看着都類似,但是不一樣。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互相都能聽得懂,就跟咱們方言似的,但是人家愣分裂成那麼多國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它沒有統一的文字。
所以現在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很有道理。

  這個粉絲很大腕

  還不算完,皇上快成漢室的瘋狂粉絲了,還得跟漢族人通婚,進行人種改良。

  皇上跟自己的皇後講,我要娶漢族皇後了,麻煩您給讓個地兒。
皇後不同意,皇上就把她送到廟裡,您出家當尼姑吧。
然後皇上娶中原大士族李氏的女兒為皇後,中原士族是四大姓:崔、盧、李、鄭,一家娶一個,立李氏為皇後,崔、盧、鄭氏做皇妃,皇帝帶頭跟漢族的高門大姓通婚。
皇上告訴自己的叔叔大爺哥哥弟弟們(爺爺可能歲數太大了,不便參與),把你們的鮮卑族王妃都送到尼姑庵裡去,跟崔、盧、李、鄭聯姻。
我給你們找,一家發一個,必須跟漢族通婚,禁止鮮卑族之間通婚。
這麼一搞的結果,下一代鮮卑皇子,二分之一鮮卑皿統,再下一代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鮮卑族的皿統以漸近線的方式無限接近于零,最後完全被漢族皿統剿滅。
幾代下來,鮮卑族這個民族就沒有了。
所以後來入主中原的民族吸取了北魏的教訓,蒙古人不用說,隻能跟蒙古人結婚。
滿族就跟滿蒙聯姻,不能跟漢人通婚,旗漢不通婚。

  北魏孝文帝改革,把鮮卑這個民族活活弄沒了。
但是從中華民族的角度講,有利于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
這句話也許說得不對,我們大家都知道,混皿兒一般比較聰明,為什麼聰明?
父母隔着遠。
漢民族本身就是不斷民族融合的産物,匈奴、鮮卑、羯、氐、羌全進來了,後來的契丹、女真又進來了,不斷地民族融合,不斷地補充新鮮皿液,這個民族最起碼生存能力比較強。
為什麼地理大發現的時候,非洲、美洲還停留在史前文明時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封閉,不跟外界交流。
一個民族幾百種語言,這個村的人聽不懂那個村的人說什麼,互相隔絕,民族的機理功能越來越退化了。
所以,鮮卑人把自己的民族弄沒了,實際上對于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貢獻相當大。

  當然非常可惜的一點,落後民族羨慕先進民族,可能首先看中的或者羨慕的是先進民族的生活方式。
比如我們羨慕歐美國家,你羨慕什麼?
也是生活方式。
那裡的經濟多發達,你到了美國一看,比上海差遠了,跟北京沒法比,哪兒都跟村似的,就這麼一種感覺。
你說他軍事力量多強大,咱們也沒體會到,最好也别體會到。
薩達姆、卡紮菲和本拉登都體會到了。
所以,你羨慕的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你要有了錢,首先學的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這就出現了個問題,你有可能光看見賊吃肉了,你沒看到賊挨打的時候,美國人不是靠酗酒、吸毒、濫交發展成一個世界強國的。
鮮卑族入主中原也是如此,你看人家漢族,吃的是油、穿的是綢,可你看我們……到後來,北魏的王爺們腐敗到什麼程度,家裡的馬槽子都是純銀的。
做飯人家燒蠟,不燒柴禾,拿蠟當柴禾燒。
你說那東西掏出來多費勁啊,那意思就是有錢,爺闊。
農民建立的政權比原來的地主政權隻會更狠,因為我可有今天了,小人乍富的感覺。
鮮卑族也是這樣,所以北方蒙古高原上柔然民族一興起,當年曾經也是骁勇過人的馬上民族的鮮卑人,在後起之秀的進攻下連連失敗,最後被迫給人送公主,給人金銀财寶,跟人和親,就跟中原王朝幹的事完全一樣。
這一幕在以後的曆史上不斷重演,當年契丹人多厲害,女真人一興起他就不行了,因為他已經下了馬。
女真人多厲害,在很短的時間内吞遼滅宋,蒙古人一起來他又不行了。
你隻要從馬上一下來,武裝力量肯定衰退。
但對于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而言,意義确實是很大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