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02.子不類父

  隋文帝工作很努力

  隋文帝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

  中國曆史上的帝王,多半嫔妃一大票。
其中數量最多的可能是天王洪秀全,一百多個,沒有名字隻有編号,今天從○○一睡到○○七,明天從一百三睡到一百五。
在這些皇帝中,有兩個皇帝沒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

  明孝宗沒有嫔妃是因為他做皇子的時候就跟原配張皇後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願意娶了。
隋文帝沒有嫔妃是因為太忙,顧不上了,那是真的工作努力。
“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
”如果像電視劇裡演的,皇上天天上朝,那就累死了,清朝皇帝是十日一朝。
但皇帝每天要處理政務,那是接見軍機大臣,就相當于見班幹部。
老師不能天天開班會,一個星期開一回就完了,但老師可能天天要找班幹部,找個别同學談談心什麼的。
清朝的時候,上朝不是在宮殿裡面,因為擱不下那麼多人,而是在乾清門,禦門聽政。
皇上在乾清門的洞裡坐着,大臣是在廣場上待着。
零下三十度,皇上抱一個手爐,穿個貂裘,跟熊貓似的;零上三十度,華蓋罩着,有人打扇子。
電視裡演的好玩,都在殿裡面上朝。
清朝皇帝處理朝政都在養心殿,那個小屋能擱下幾個人?
他見見軍機還行,因為軍機沒幾個人。
但是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天天坐朝,整宿整宿不睡覺地處理朝政;觀書達旦,看書看一通宵,第二天不用休息接茬兒上朝,真來勁!

  皇朝上朝的時間特别早,天還沒亮,四點多鐘就得起床,因為晚上睡得也早,八點半或九點肯定就寝了,那會兒沒電腦沒酒吧,天黑了就睡。
皇帝也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五點鐘摸着黑就起來上朝。
隋文帝這一上朝直接上到日頭偏西,上一整天。

  “五品以上,引坐論事。
”五品以上的官,皇上就叫你來論事。
清朝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三品以上才能面君。
五品的知府不行,三品的布政司、按察司才行。
隋文帝那會兒是五品以上就能引之論事,可能是因為官少,不像清朝這麼多。

  “宿衛之士,傳飧而食。
”吃飯的時候皇上跟大家一樣吃盒飯,工作餐。
一般皇帝吃飯永遠是吃獨食,不跟任何人一起進餐,避免下毒。
比如說今天皇上邀請皇後共進晚餐,兩人不在一屋,皇上在乾清宮西暖閣,皇後在東暖閣,皇上吃醬肘子不錯,去給皇後送一碗去,皇後一看這個都想吐,還得謝皇上龍恩,根本不吃肉的你也得感謝皇恩浩蕩。
隋文帝當時是跟大家一塊兒蹲地上吃,你想這個皇上多勤政。
而且,他的皇後獨孤氏也是一代賢後,更加促使他整天忙于朝政,勵精圖治。

  陳朝和隋文帝一比就下去了,極其腐敗。
陳後主陳叔寶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玉樹後庭花》就是陳叔寶愛唱的,成了亡國之音。
當隋軍打進陳皇宮的時候,陳叔寶投井。
隋軍找不着,聽井裡有聲,隋朝将士就說,再不出來扔石頭了。
裡面喊,别扔别扔,把我們拽上來!
一拽怎麼這麼沉?
拽上來一看仨人,除了陳叔寶,還有皇後和貴妃,抱一塊兒進去的。
楊廣看上那個貴妃了,想收為己有。
結果隋軍主帥韓擒虎說,陳朝滅亡不就是因為這玩意兒嗎?
你還想要!
咔!
一刀給劈了。

  楊廣的煩惱

  隋滅陳之後,開始進行建設,主要表現在:第一,興建兩都。

  隋文帝營建大興城,不是今天北京南部的那個大興,而是長安。
隋炀帝下令營建東都洛陽。
隋唐都是兩京:西京長安,東都洛陽。

  第二,廣設倉庫。

  這個倉庫多到什麼程度?
有一個隋朝的糧倉叫含嘉倉。
考古學家在含嘉倉進行了挖掘,據不完全統計,含嘉倉有259個糧窖,其中一個糧窖裡面就發現了碳化的谷子50萬斤,那259個可想而知有多少。
而且這還不全,不止一個含嘉倉,還有洛口倉、京洛倉等。
修了這麼多的糧倉,可見當時隋朝的糧食儲備很生猛。

  糧食儲備豐富到什麼程度呢?
能供天下五六十年。
隋朝38年就滅亡了,所以到唐朝建國20年,吃的糧食都是隋朝攢下來的。
《文獻通考》上說:“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
”從古至今,要說哪個朝代官府最有錢,誰也比不上隋朝,隋朝是典型的藏富于國。

  第三,開通運河。

  隋炀帝開通的,分成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
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達餘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

  第四,修築馳道。
這個很像秦朝。

  隋滅亡原因也和秦朝一樣,隋炀帝的暴政導緻了隋的滅亡,也是二世而亡。

  隋炀帝是個暴君,不是昏君,他幹的那些事兒并非都沒有好處。
像運河,這個和秦修的長城一樣大氣磅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但是相比秦始皇修長城,運河的作用要大得多,長城你花這麼多錢,搭進去這麼多條人命,卻擋不住少數民族。
運河就不一樣,在20世紀初津浦鐵路通車以前,運河都是南北交通大動脈。
因為中國的河都是從西向東往海裡流,南北交通就不便了,這條大運河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南北溝通問題。
天塹變通途,這是好事兒。
但問題是這些好事不能攢一塊兒幹,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
寫兩本一百萬字的小說也得分幾個月,你熬夜一個星期把兩本都幹出來,腦細胞不夠用,人就over(完)了。

  隋炀帝在位時,三征高句麗,營建東都,嚴刑酷法,事兒實在太多了,沒幾件辦得風光圓滿的。

  隋炀帝三征的是高句麗,中國東北的一個地方政權,包括今天朝鮮北部。
它桀骜不馴700多年了,頭400年都城在吉林,後300年在平壤。
所以我們說高句麗是中國的政權,韓國說是它的政權……炀帝三次打高句麗,用了100多萬大軍,生還了2700人。
因為高句麗對付隋軍的戰術,就跟俄羅斯對付拿破侖和希特勒似的。
天氣晴朗萬裡無雲的季節我不跟你打,我撤、撤、撤,一到冬天我反攻,還沒打你,你自己就凍死了。
為了打高句麗,光從陸上興兵不行,還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戰船。
工匠整天在海裡泡着折騰,腰部以下半個身子腐爛生蛆,不下去的話就斬首。

  隋炀帝的暴政使生産遭到破壞,老百姓忍不了了,爆發了農民起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