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封王的消息傳到了邺城,劉充對滿朝的公卿說道:“看到了沒有,這才是董卓的真面目!
”
公卿們這才有一些慚愧,要知道他們當初可是有很多人是支持董卓的。
董卓廢除劉辨扶你劉協,就隻有盧植、袁紹等少數人反對,其他人要不就是支持董卓,比如被殺的袁槐等人;要不就是保持中立比如楊彪等人。
等董卓想要遷都關中的時候,京畿一帶的世家的利益被觸碰,弘農楊氏等世家極力反對,所以才有了楊彪等人被罷官的戲碼。
現在董卓直接打破了朝廷禁忌封王了,這幫人一個個都無話可說了。
劉充也不是想要和公卿們秋後算賬,而是問道:“現在天子已經完全被董卓擺布了,我等若是再估計天子,隻怕會被董卓竊國。
不過現在天子在位,我們也不能另立皇帝,為了避免主少臣疑,我想增加一條漢律:未及而立之年者不得為帝!
”
公卿們聽到這話,立刻互相交頭接耳起來。
這條漢律如果真的被執行了,那麼可以肯定以後漢室絕對不會有年少皇帝,每一個都會是壯年皇帝,隻要稍微有點才華,皇權必然會增加。
這對于漢室絕對是大利之策,但是對于世家來說,卻是災禍,因為他們以後再想要掌控朝廷就要困難多了。
更忠于漢室的公卿們立刻贊同,更忠于自家的公卿們卻面色躊躇,他們想要反對,可是卻找不到借口,一旦反對了,恐怕就會認定為董卓一黨,失去朝廷上的權柄,甚至可能有殺身之禍。
于是,所有的公卿全部都贊成的情況下,這一條漢律被通過了。
在汝南的袁紹聽到董卓封王,立刻和許攸商議起來了。
許攸參與過王芬廢帝,袁紹想要另立劉虞為帝,兩人很多的觀念都是不謀而合的。
而且袁紹一直都沒有放棄另立的辦法,本來他需要一個可以掌控的皇帝,隻是現在的形勢讓他有一些猶豫。
“子遠,天子暗弱,非是明主。
我有心另立明主,你覺得如何?
”袁紹問道。
“正該如此,本初,你有什麼人選嗎?
”許攸說道。
“陳王劉寵英勇,梁王劉彌仁厚,沛王劉契也很不錯,我有一些拿不定主意。
”袁紹說道。
他給出的這三個人選都是豫州的諸侯王,多少和他有一些交情。
這說明,袁紹還是想要找一個想要掌控的皇帝。
許攸聽話知音,立刻幫着袁紹分析了起來,“梁王暗弱,恐難服衆,沛王無才驕縱,非是明主。
陳王劉寵,長于軍事,弱于政事,有本初輔佐,可為英主。
”
言下之意就是,劉寵擅長打仗,不擅長治理,你幫着他治理,他就可以成為英明的皇帝。
這完全符合袁紹的要求,他就是要挑選一個政事不行的皇帝,然後好操控朝廷。
而且劉寵就算在英勇,當了皇帝也沒有沖鋒陷陣的機會,也就等于籠中之鳥,任由他擺布。
于是袁紹便派人前往求見劉寵,請求他登基為帝!
劉寵心動不已,他早年間曾經做過錯事,差點被靈帝殺了,所以對諸侯王的權柄很是不滿。
而且讨董的時候,他也想要出一份力,但是依然被排斥了。
但是他要是成為皇帝,誰還敢不給他面子,到時候豈不是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
于是他和陳國相駱俊商議,駱俊說道:“當今天下不平,亂世以現,稱帝必會成為衆矢之的,陳王三思。
”
劉寵說道:“我為漢室近親,如何成為衆矢之的?
”
駱俊說道:“陳王和蘭陵王相比哪個更近?
陳王和蘭陵王相比哪個更有名聲?
蘭陵王尚且不敢稱帝,隻是攝政,陳王如何敢稱帝?
”
聽到駱俊這麼說,劉寵不由得問道:“拿我稱帝,請蘭陵王前來攝政如何?
”
“陳王為何如此天真?
”駱俊無語了,以前劉寵可不是這樣的。
劉寵猶豫不定,袁紹得知之後,立刻派刺客将駱俊刺殺,然後再一次向劉寵請求稱帝。
沒有了駱俊的勸說,劉寵立刻被袁紹的使者說服,同意稱帝。
袁紹未免生變,于四月二十八就在陳縣的陳王宮中,舉行了儀式,讓陳王登基為帝,年号承平。
董卓封王和劉寵稱帝的消息傳到了壽春,袁術立刻嘲笑自己的哥哥,“袁本初給自己找了一個皇帝,真是沒用!
”
他對手下們說道:“如今天下如此,做事都需出師有名。
之前我讨伐劉充有功,按照天子诏書,我應該可以封王了。
”
陳紀不由得勸說道:“使君,董卓稱王、劉寵稱帝必然會遭到天下而攻之,若是使君稱王,恐怕也會在此列。
”
袁術根本不聽,“我再稱王,必然會讓天下人人效仿,到時候他們就都忙着自己的事情了,怎麼會來管我?
”
所以他在五月初六,在壽春稱仲王。
其實袁術的心思并不隻是稱王,他很想稱帝。
不過他剛剛被袁紹打敗,雖然有孫策在他的手下。
可是孫策正在進攻廬江郡,而且九江郡還有一個揚州刺史陳溫和他不和。
袁術借着稱王的,派人攻打陰陵,殺死了揚州刺史陳溫,将整個九江郡都掌控在手裡了。
孫策前往攻打廬江郡的時候,袁術答應他,隻要攻下來就讓他當廬江太守。
所以孫策非常的拼命,甚至殺死了半個同鄉的廬江太守陸康。
可是當他剛下來廬江郡的時候,袁術立刻任命劉勳為廬江太守。
這讓孫策很長惱火,呂範這個時候對他說道:“袁術稱王,乃是漢室罪臣,使君若是繼續為他效力,便是對漢室不忠,不如找個機會脫離袁術。
”
孫策也有此意,然後就拿着傳國玉玺和袁術換來了三千兵馬,渡江去攻打丹陽郡。
丹陽太守劉繇根本不是孫策的對手,很快就被孫策打敗了。
在這期間,孫策得到了周瑜的幫助,并且請來了張昭、張纮,有了稱霸江東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