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組織豪傑去抗日

雖然是這樣.但我們無悔(三)

組織豪傑去抗日 沃土456 2077 2024-01-31 01:11

  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這條巨輪終于從迷霧浪谷中掙脫出來,調正了自己的航向。
?

  大地激動得顫,中國巨輪在加、加!

  茌平也迎來了曆史上最燦爛的時期。
廣袤的大地一掃十年浩劫後的陰霾,打破千年僵化封閉的思維模式,撩開了大步前進的巨足。

  躬身執教的王普濟、李玉蘭更是把心貼在了他們所鐘情熱愛的事業上了,用王普濟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活要活出個樣來,幹要幹出個樣來!
”他們活得怎麼樣暫且不說,幹得怎麼樣,在趙官屯中學卻是有口皆碑。

  從1982年以後,王普濟、李玉蘭二人連續多年被評為茌平縣的模範教師,王普濟于1983年加入了中國**,李玉蘭于1984年也入了黨。
入黨後的他們更是勤勉敬業,又連續多年榮獲了茌平縣模範**員的光榮稱号。

  提及他們二人,老校長王興中總也控制不住激動的感情,淚眼花花的連聲感歎:“普濟和玉蘭可真是我們學校的頂梁柱啊!
不光是業務好,工作能力強,而且時時處處關心他人,愛護學生,克已奉公。
學校裡的老師們常評議他們說,經過鍛煉了的知識青年素質就是高!

  按規定說王普濟年齡已經過了做團組織工作的年限,可學校裡考慮再三,覺得沒有比王普濟更合适的人選,便報請上級批準破格任命他為校團委書記。
果然他不負重望,工作搞得很出色。
還有李玉蘭,一直在我們教育界擔任鄉裡的婦聯委員,威望很高。

  王興中還講了這麼幾件小事:王普濟的家就安在校内的宿舍内,一般人家中的蜂窩爐也就燒三、四塊煤,可他們家的爐子卻一天到晚燒着,老師學生随時可以到他家裡打開水,他那爐子幾乎成了公用茶爐,普濟都是燒自己的煤,從來沒用公家一分錢!

  誰碰到什麼難處,隻要王普濟知道了,總是熱情主動地前來幫助,不辭辛苦不說,還常常慷慨解囊。
學校裡有人去濟南看病,王普濟總是陪着去濟南,又搭功夫又搭錢,就象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學校讓王普濟負責安排教師的課時,他總是把第四節課排在李玉蘭身上,因為第四節課往往要耽誤下班回家,一般人都不願意上。
李玉蘭曾揶揄王普濟說,你怎麼老是給我排第四節課呀,你就不怕到點吃不上飯呀!

  王普濟笑笑說,你說我不排給你排給誰呢?
誰讓咱倆最近乎呢!

  有一年麥收時節,王普濟正在上體育課,突然有人驚叫:不好了!
着火啦!
王普濟扭頭一看,見學校西邊不遠的麥場上濃煙滾滾,人慌馬亂。
他立刻帶領學生們拿着臉盤、水桶等救火家什向火場奔去。

  當時村裡的男壯勞力大都在大田裡收麥,麥場上淨是些婦女老人,普濟帶着幾十名學生及時地趕到了。
經過一場奮力的撲救,保住了場上的麥子,社員們都激動地跑過來連連道謝。
一位老大爺拉着王普濟的手一個勁兒地晃:“王老師,多虧了你和學生們啊,你看看這場上,哪有個整壯人啊?
要不是你們來了,這麥子,毀喽!

  李玉蘭的班上有個叫牛勁的學生,自由散漫得很厲害,學習成績也差。
學校裡曾給他調了好幾班,哪個班也不願要,最後隻好把牛勁調到了李玉蘭這個斑。
李玉蘭經過一個階段的觀察了解,得知牛勁的媽媽去世了,父親抽煙喝酒,混天混地潦倒終日。
孩子的心靈受到了挫傷,人也變得破罐子破摔起來。

  李玉蘭對牛勁沒有半點的歧視,而且是從生活上關心他,思想上開導他,學習上促進他。
為了讓牛勁擺脫家庭的不良影響,李玉蘭特意安排牛勁住了校,并拿出家中的被褥、衣服送給牛勁,還經常從自己的工資裡給牛勁貼補些夥食費。

  同時,為了讓牛勁的學習趕上去,李玉蘭除了在課堂上用心輔導以外,還經常在課餘時間為牛勁“添點小竈”。
牛勁初中畢業以後,李玉蘭又忙忙活活地出面推薦協調,把牛勁“保送”到茌平的重點高中。

  牛勁臨上高中前流着淚對李玉蘭說:“李老師,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負您的希望!

  三年後的一天,李玉蘭突然接到了來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封信。
信中寫道:“敬愛的李老師,您還記得我嗎?
我就是那個壞孩子牛勁啊!
……李老師,我永遠忘不了,在我最困難最失望的時候,是您給了我溫暖,給了我生活學習的信心和力量。
您像母親一樣關心我、照顧我;又像父親一樣嚴格要求我,鞭策我,才能使我有幸考入大學深造……李老師,我想對您說的話太多了,怎麼也表達不了我對您的感情。
李老師,我隻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您允許我,讓我在北京向着遙遠的家鄉叫您一聲媽媽!
真的,李老師,我真的想叫您一聲媽媽。
媽媽,我親愛的媽媽!
……”

  讀着牛勁的信,李玉蘭哭了。
她手裡拿着牛勁的來信,伏在桌子上哭泣得那樣酣暢淋漓。
哭聲驚動了周圍的老師們,大家不知出了什麼事情,都關切地圍了上來。
李玉蘭強忍着激動,猛地擡起手揮舞着牛勁的來信象孩子般歡叫着:“牛勁考上大學了!
牛勁考上大學了!

  是啊,還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學生有所建樹成龍成鳳更讓老師高興的呢?

  不言而喻,此時的王普濟、李玉蘭也和我們大多數知青一樣已經從困惑、迷茫、自顧自憐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他們在燦爛的陽光下展示着自己的生命價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